“认真聆听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感成就殊为不易,倍感蓝图振奋人心。”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别是报告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作为2024年重点抓好的十件大事中的第二点,明确提出‘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这是对教育重要战略地位的再强调,对教育未来发展的新期待,可以说给教育带来了新发展的春风春雨,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
针对“如何以教育现代化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邹联克认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仍是“短板”,必须大力发展乡村基础教育。
在他看来,没有乡村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建成教育强国,也不可能实现乡村振兴。为此,他从强化资源整合、科学精准施策、强化家校社协同、数字化赋能、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如何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务川自治县将趣味性与竞技性并存的“打蔑鸡蛋”和“推食爬”传统体育项目收录到中小学校体育课程中。罗圆 摄
“首先,我们要强化资源整合,改善乡村基础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村学校布局,避免教育资源浪费。”邹联克建议国家层面启动县域基础教育资源科学布局调整,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促进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场所逐步实现标准化,有效改善相关乡村学校基本教学和师生生活条件。
贵州省黔西市林泉镇高锦小学乡村少年宫的学生学习苗绣。侯进勇 摄
在科学精准施策中,他认为,乡村小规模学校为边远乡村适龄儿童提供就近入学机会,有利于教育普及和公平。具体来看,可以结合服务范围、生源人数、办学质量、交通便捷、居民意愿等因素,科学制定乡村小规模学校分类发展政策,积极探索“村小4年(或3年)+中心校2年(或3年)”学制改革,满足低龄学生就近入学需求。
面对如何加强重点群体的关心关爱一题,邹联克表示,要强化家校社协同,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作用,实现家校社之间的互联互通、协同发力。要通过引导家长积极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等方式,进一步减少留守未成年人的孤寂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如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剧变。在教育领域,数字化赋能,开辟乡村教育发展新赛道。
遵义市余庆县积极组织学生学习环保知识
“教育信息化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存在困难,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虽然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了绝大的改善,但与城市学校相比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仍然存在设备配置薄弱、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因此,邹联克建议国家层面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使用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推进资源建设与运营,加快薄弱地区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及教育资源建设更新,强化师资培训,强化使用效率,向乡村学校提供优质、适切的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逐步缩小城乡教育“鸿沟”,补齐乡村教育信息化资源短板。
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成员在黔西市雨朵镇平坝小学课堂上辅导学生。侯进勇 摄
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方面,他则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专项政策,完善公益性的农民培养培训制度,设立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支持和资助农民每年接受不低于一定学时的技能培训和综合素养提升培训,技能学历双提升,促进农民综合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和受教育年限的提升。
“贵州教育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乘着全国两会东风,趁着大好时光,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基础教育基点作用,紧紧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弱有众扶’,不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久久为功,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贡献教育智慧和力量。”邹联克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杜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