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农民,是大学生,也是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研究、示范和推广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技术及模式。
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双戛街道中箐村村民、六盘水山海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世瑶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2016年,李世瑶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在学校做了一年科研工作。2017年,他选择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科学种地。
李世瑶的家乡地处乌蒙山区,喀斯特地貌特征突出,缺良田沃土,更缺先进技术,传统农业效益低。
面对“高、少、碎、瘦”的土地资源,以及“凉都”特殊的气候、土壤、环境等优势资源,他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解决传统农业效益低的问题,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高效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具竞争力的农产品。
万事开头难。农业投入周期长、见效慢,起初村民们难免心里打鼓。而且,受自然条件,创业初期引进任何新品种,都面临着失败的风险。
好在,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下,在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下,李世瑶的种植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逐渐得到改善,克服了初期的困难。
2019年,李世瑶成立合作社,开始了更多积极探索。
——创新种植模式。六盘水钟山区种植模式绝大部分为一年一熟,李世瑶开展“草莓+西瓜”集约化轮作种植模式和高海拔地区“鲜食玉米+马铃薯”粮食作物套种等试验,实现了“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一季变两季,向良种良法要效益。
——选育优良品种。山区立地条件差异明显,合作社从几十个新品种中筛选出了适宜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作物良种,在海拔1934.5米的山地试验的13个籽粒玉米品种平均产量达到1253.3斤/亩,最高产的品种达到1577.9斤/亩。分别是贵州省玉米平均亩产的1.95倍和2.46倍。
——以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农带农富农。2023年,在民政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李世瑶发起成立了六盘水市山海园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由中心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提供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服务中心+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发展。合作社的成员在基地务工,不仅每天可以拿到80元工资,每年还可以参与销售收入25%的分红,干活的员工同时也是股东。效益好的一个工合116.5元。
谈到下一步打算,李世瑶说,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优势,以合作社种植基地为平台,立足本职岗位,结合专业特长,认真宣讲好全国两会精神,深入田间地头向乡亲们传授农业技术,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带领他们一起发展特色产业,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在助农增收等方面多做探索和努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代表委员说|宋宝安代表:让茶产业成为贵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火车头”
下一篇:贵州代表团审议有关决议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