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人物|自缚肢体“模拟”残疾 精心定制训练方案·贵州省残疾人游泳队教练员周广慈的“练兵秘笈”
来源:贵州日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4日

今年暑期,在法国巴黎,贵州有7位参赛运动员在残奥会游泳赛场,收获6枚金牌、7枚银牌、3枚铜牌、4个第四名、3个第五名,打破3项世界纪录和1项残奥会纪录。


他们身后有一个共同的人,亦师亦友引导、帮助他们走出低谷、走向精彩人生,他就是教练员周广慈。


作为健全人,为了体会运动员在训练中看不见、身体不平衡的感受,他曾蒙着眼睛、绑着肢体行走、游泳,为每一位运动员量身定制训练方案。


“收假回来要先给他们开个会,不能取得一点成绩之后就‘飘了’,要学会调整心态重新开始!”周广慈说,这次赛后他们有一个多月假期,“训练久了,现在希望他们去体会一下生活的美好。”


IMG_1206.jpeg

备战巴黎残奥会期间,周广慈和运动员们在昆明集训。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超越想象的初见


9月11日,贵阳龙洞堡机场,贵州参加巴黎残奥会运动员和教练员返黔,妻子带着3岁女儿守在迎接大厅入口,等待着周广慈回家。


见到妻女时,周广慈一把抱起可爱的女儿,心里想着,“这次一定要好好陪伴她们。”


周广慈带的运动员入选国家队后,他就常年在北京等国内多地集训。“女儿出生后,我就只回过一次家。”


IMG_1208.jpeg

周广慈抱起女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蔚 摄


他是辽宁抚顺人,从小学一年级起接受专业游泳训练,在15年的运动员生涯中,周广慈取得的最好成绩是世界排名第八。


他把家安在了贵阳,从2008年经广西游泳队交流到贵州游泳队做运动员时起,周广慈就有了这个打算。2016年,他作为教练员开始指导健全人运动员游泳。


“当时,一位同事的妻子是贵州省残联负责体育的工作人员,他们想招一位游泳教练员,又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她观察我带运动员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就来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教一教残疾人运动员。”周广慈说,当时也没有多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答应了。


这一试,颠覆了周广慈的想象。


初到省残疾人游泳队,周广慈要负责3名运动员的训练。“他们专业基础不太好,但这不是最大的难题。难的是当时适用于健全人的训练模板无法在他们身上直接套用,他们每个人的肢体缺失程度又都不同,我只有从零开始,量身给他们制定训练方案。”


周广慈带的第一位运动员是杨光龙。杨光龙缺少右臂,周广慈就用泳裤侧边把右手绑起来,模拟单臂游泳。“我只有先去体验,体会他们的难处,才知道怎么去帮他们调整技巧。”


随着带训运动员逐步在国内赛事中冒头,周广慈负责带训的运动员人数慢慢增加。


游泳运动员练体能很多时候需要靠器械,但健全人使用的器械,肢体缺失的运动员多数情况无法使用,周广慈就看说明书、看相关书籍和视频、请教修理师傅,自己动手改造。


杨洪没有左手,要练左臂臂力又无法握住器械,周广慈想方设法为他增加了一个绑带,把器械绑在杨洪左臂末端来训练。


蔡丽雯的世界只有微弱的光感,只有靠想象和触觉来感知训练场和泳池的模样。周广慈为了更加准确地向她描述,自己蒙上眼睛从宿舍走到食堂、训练场,下水试游,尝试理解她的感受。她几乎所有的动作调整,周广慈都手把手地尽力教到位。


每天训练后,周广慈还要为运动员们按摩放松肌肉。7位运动员往往连续按到第5位时,手已经没什么力气了,但他休息一下还会尽力坚持。日子一长,周广慈双手的骨关节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大。


“来之前知道教他们不简单,但实际经历之后才知道,比想象更难。”周广慈说。


IMG_1205.jpeg

备战巴黎残奥会期间,周广慈和运动员们在昆明集训,他向大家讲解训练计划。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他们我们,都一样”


从接触残疾人运动员的第一天起,周广慈就抱有这样的想法——他们与健全人是平等的。他从不刻意强调学生们身体上的缺憾,在训练中始终严格要求。


直到有一天,一位运动员对他说:“教练,我们练得再好,取得再好的成绩,收获再多,也享受不了你们享受的世界。”


周广慈开始反思,平等其实应该是包含了理解和包容的平等,“即使我蒙着眼睛、绑着四肢去体会,也不能百分百地体会到他们的感受。”


周广慈开始设法倾听这些残疾运动员的心声,试图理解并引导他们直面困难,尝试解开他们的心结。他说,要先理解他们的困难才能帮助他们面对困难,因此主动找他们谈心。


“他们的世界确实客观存在一些难题。比如就业,不仅社会普遍存在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对他们个人而言,没有手臂能适应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再比如精神生活,从小就看不见漂亮衣服和山川美景,他们甚至连想象都没有参考……”


IMG_1207.jpeg

一次在黔东南州镇远县训练期间,周广慈(前排左二)利用休息时间带大家去爬山。受访者供图


直面来自世界的困难,首先要认识世界。运动员们大多来自农村,从年少时起到省队训练就是他们外出走得最远的机会。周广慈认为要带他们多走出去,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在还没有入选国家队时,运动员们在饮食方面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每逢休息日或到全国各地参赛后,周广慈就带着运动员们外出就餐。


因为吃饭姿势有些特别,他们一开始很抵触,害怕别人的眼光。周广慈就从人较少的餐厅开始,“他们想去包房吃,我就告诉他们,既然都走出来了,在包房吃和不出来有什么区别呢?”


慢慢地,他们发现别人的眼光没有想象的可怕,周广慈就带着他们往人多的餐厅跑,“当今社会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数是懂得尊重的。”


后来,随国家队在全国各地集训时,周广慈也鼓励他们大胆走出去看看,多见识一些自己想象之外的世界。


如今,他们能大胆地面对媒体的镜头,在多人场合讲述自己的故事,除比赛成绩带来的自信之外,与他们一步一步“走出去”也息息相关。


IMG_1209.jpeg

出征巴黎前,贵州籍游泳运动员和教练员合影。贵州省残联供图


“他们应有适合自己的未来”


周广慈生于1992年,比7位运动员中年龄最大者只大两岁。因为年轻,也没有相关经验,刚开始带残疾人运动员时,周广慈也曾受到质疑。


压力之下,周广慈依靠设身处地体会运动员的难处,找到了他们的优势,帮助他们扬长避短。仅半年,一名运动员就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突破了全国纪录。


一时间,运动员们信心大增,接连又突破了两项全国纪录。质疑声也随之而消除,周广慈和运动员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运动员们几乎都是很小就离开父母开始训练,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相较于一般孩子来说压缩了很多。周广慈感觉到,这不仅对他们的未来不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和运动员们之间的交流,甚至会影响到训练效果。


为改变这样的窘境,周广慈抓紧训练之余的时间自己为运动员们上课。教材书籍、学习设备,他都自己掏腰包购买。


“给他们讲励志故事、放励志电影;德智体美劳,反正只要我能教的,我都尽力教;只要是能对他们的人生有积极作用的事,都给他们安排上。即使是训练场上正好有台钢琴,我也鼓励他们去摸一摸、弹一弹,能多见识一点是一点。”


刚开始时,这一做法运动员们不理解,周广慈就盯着、守着让他们一定要学。自己不能教的内容,周广慈就鼓励他们报考适合自己的学校,能上网课就上网课,“希望他们未来能报考北体大的残奥冠军班,这对他们的人生来说很重要。”


随着运动员们不断成长和进步,周广慈的真心和用心慢慢得到理解。在残奥首秀夺金后,何圣羔笑着说,“周教练是刀子嘴豆腐心!”


IMG_1204.jpeg

载誉归来,周广慈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受访者供图


关于未来的发展和保障,周广慈希望所有的残疾人运动员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未来。“他们总有一天会退役,退役后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安排工作。他们无论选择继续学业或是就业、创业,都希望能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与残疾人运动员朝夕相处也让周广慈倍受激励,“他们很有上进心,也都非常愿意通过游泳运动改变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他们还乐于突破自身的局限,“有时候蒙眼、绑手模仿他们训练,我根本做不到的事,他们却能努力做到,这太厉害了!”周广慈说,他们即使用脚或手脚并用,也能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得很好,“比如用手机上网、敷面膜等让自己过得更快乐。”


正因如此,周广慈认为自己的事业非常有意义,并希望能一直尽力做下去。


>>>>>>>>相关链接


天眼人物|巴黎残奥“三冠王”杨洪:在人生的赛道上反超


天眼人物|贵州残奥羽毛球双姝和她们的教练“爹妈”


天眼人物|从“折翼”天使到快乐“飞鱼”·贵州籍残奥冠军何圣羔的成长之路



上一篇:国考报名今将截止 有热门岗位吸引上万人报考

下一篇: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遭到10次空袭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