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剧简介
黔剧是在贵州曲艺扬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又名“文琴”“贵州弹词”,1960年2月正式定名为黔剧。黔剧唱腔音乐属板腔体,有“清板”“二板”“扬调”“苦禀”“二流”“二簧”等基本曲调。伴奏乐器除扬琴外,还有瓮琴、月琴、小京胡、二胡、琵琶、三弦、箫、笛等。黔剧唱词以韵文为主,沿用讲唱文学“三三四”或“二二三”的句式,语言质朴,唱腔婉转,深受贵州群众的喜爱。
黔剧现存传统剧目400多种,主要是由古典小说、戏曲改编而成,《搬窑》《珍珠塔》《三难新郎》等均属其中代表性的作品。多年来黔剧又创作、移植了大量剧目,其中改编自侗戏的《秦娘美》被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彝族历史故事剧《奢香夫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被列入“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大型交响黔剧《无字丰碑》列入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精彩亮相2024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黔剧在音乐唱腔、乐器配备、表演程式、舞台美术等方面,不断进行革新,艺术上进一步发展成熟。
2008年,贵州省黔剧团申报的黔剧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遗项目黔剧代表性传承人朱宏:为贵州培养高层次戏曲表演人才
“戏曲剧种传承,最怕的就是人才‘断层’,传承就代表着希望和未来。”国家级非遗项目黔剧代表性传承人朱宏坦言,黔剧的发展,是在国家重视和百姓喜爱的背景下得以延续。
黔剧《春擂顶云》。
这个年轻的地方剧种,一度发展艰难。朱宏深知黔剧要发展创新,首先要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10多年前,贵州省黔剧院就开启了新一代人才培养计划。朱宏在贵阳和北京之间来回奔走,希望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能够开办一个黔剧班。这一年,黔剧院从全省900个报名者中选拔出30个有潜力的孩子,把他们送进了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经过6年的学习,这批孩子顺利毕业。如今,他们已经成长为贵州省黔剧院的中坚力量。
“2013年,更名后的贵州省黔剧院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联合开办黔剧班。2021年,18名优秀学生被送到中国戏曲学院就读本科,打造黔剧人才梯队。”朱宏自豪地介绍,此外自己还收了12名徒弟,对“80后”“90后”“00后”的黔剧新秀悉心教授技艺。
近些年来,贵州省黔剧院不断推陈出新,精品力作频频亮相。除了民族题材剧目大放异彩外,无论是历史题材《湄水长歌》,还是红色题材《红色记忆》《乌卡》,再到以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剧目《天渠》,展现当代贵州新时代女性敢于有梦、勇于追梦顽强拼搏精神的《腊梅迎香》,以及讲述中共贵州省工委第一任书记林青事迹的《无字丰碑》等剧目,大多数都在国家级平台上得到了展示和认可。
黔剧《无字丰碑》。
40年如一日的浸润,朱宏收获荣誉无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个一批”人才、贵州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在朱宏看来,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他如今最大的心愿是“多为贵州培养高层次艺术人才,让黔剧走得更高、更远。”
只有一代一代地传承,贵州文艺院团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创作的精品剧目才会越来越多。眼下,朱宏正忙着为观众准备下一个“惊喜”——重现贵州第一部戏曲电影《秦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