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
在贵州大地,气象万千的屯堡文化,历经600多年的岁月流转,依旧光彩照人。600多年来,屯堡文化在贵州扎根、生长和演化,形成了兼具特殊性和唯一性的文化现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传承守望的家国情怀,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挖掘屯堡文化内涵,展示屯堡文化的特征、影响和时代价值,贵州日报报刊社聚焦“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推出“家国六百年·屯堡印记”大型主题报道,和读者一起走进历史深处,领略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安顺市大西桥镇鲍家屯村,不时就能遇见身着屯堡独特服饰的妇女。具有显著的明代汉族服饰“凤阳汉装”特征的装扮,让人仿佛从当下穿越回明代。
她们腰上那条轻轻摇曳的黑色丝带,是鲍家屯专有的服饰文化——它叫丝头系腰,在《大西桥镇志》中有专门记录。1369年,鲍姓入黔始祖鲍福宝携家眷来此时,女性们带来了老家安徽州歙县的明代汉服丝头系腰,视为珍品保存。而经年累月的离乡背井之后,传统手艺命悬一线,直到清雍正六年(1728),鲍氏十一世祖鲍大千,自费单人徒步,经湖南过江西,到达安徽省歙县棠樾村鲍姓本家,目的是学会丝头系腰的编织工艺,并将之带回鲍家屯。这段历时3个月,行程5720里的漫漫路途,据说鲍大千走了两次,第二次是为“查缺补漏”而去的。因为这门手艺,十一世祖鲍大千在子孙后代心中有着至高声望,直到今天,鲍家屯的人们逢年过节都要祭拜他——这位把江南传统技艺,把谋生的饭碗,更是把“不相见自难忘”的故乡和“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植入他们生活中的鲍氏祖先。
鲍大千把丝头系腰带到屯堡的历史,被清晰地记录在鲍氏族谱里。这段历史在当下的村民生活中续写——村里至今仍有数户人家在继续从事着丝头系腰的手工制作。以村中鲍灵平夫妇家为例,他们制作丝头系腰已经40多年。据说制作一条丝头系腰需要一周左右,用掉半斤丝线,售价1000多元。成品大多卖给附近屯堡村寨的妇女,至今仍被她们穿在身上的600多年前的明代汉族服饰,正是以丝头系腰为配饰。托鲍氏入黔十一世祖鲍大千的福,丝头系腰的手艺只在鲍家屯相传至今。如今江南难以寻见的明代衣衫,在屯堡却是日常装束,成为史学家研究明代服饰的活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