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
在贵州大地,气象万千的屯堡文化,历经600多年的岁月流转,依旧光彩照人。600多年来,屯堡文化在贵州扎根、生长和演化,形成了兼具特殊性和唯一性的文化现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传承守望的家国情怀,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挖掘屯堡文化内涵,展示屯堡文化的特征、影响和时代价值,贵州日报报刊社聚焦“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推出“家国六百年·屯堡印记”大型主题报道,和读者一起走进历史深处,领略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百年前因其独特服饰被称为“凤头苗”的屯堡人,尽管其服饰在漫长岁月中经历了诸多变与不变,却依旧保留着明代传统汉族服饰的特征。那些在中原和江南已然消失的装扮,至今仍是不少屯堡人的日常。
相隔百年的遇见
2009年,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刘立立在其硕士论文中写道:“在即将抵达安顺市的高速公路上,屯堡妇女三两成群、远远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她们头上挽着发髻、两鬓发丝将耳朵轻轻掩起,头上围着黑色或白色的帕子,身着深浅不同的蓝色长袍、大襟宽袖饰以窄而精细的缘边,腰系黑色围腰及宽腰带,腰带垂下长长的丝绦,随着她们的脚步在身后轻轻摇摆,流动的线条与飘逸的身影别具风韵,古典与现代在这里强烈地碰撞……”她说屯堡人的装扮让她产生了一种时空交错的奇妙感,于是开始了对这个古老汉族族群服饰文化的探求。
在比刘立立所见早107年的1902年,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也来到安顺平坝,他也看到一群装束奇特的妇女,也是身着青蓝色服装,宽袍大袖,腰间系着黑色长丝腰带。尤其让他感到奇特的是她们绾起的发髻上,一撮头发凸起,上面插着凤凰状的头簪。当地人告诉他,这些人是苗族的一支,叫作“凤头苗”。这位东京大学人类学博士追根溯源,认为这个打扮“另类”的族群并非苗族支系,而是明初朱元璋“调北征南”遗留下的汉族屯军后裔。
屯堡孩子的短款凤阳汉装。吴忠贤 摄
在鸟居龙藏遇见“凤头苗”的半年以后,日本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同样来到安顺。其《考察手记》对于平坝有这样的记述:“安平县城……据闻苗人占其人口十之三四。只是,说是苗人,却族群各有不同,此地所见苗人多属凤头苗,即女人额前发绺巧加梳饰,头上缠布巾,并佩耳饰。”他在与镇宁知州的笔谈中也记录了关于屯堡服饰的记载:“凤头苗,头裹五色布,高而大身,发前扎往上梳,身穿汉人衣,足穿花鞋,白布缠肘。”这样的装扮让伊东忠太备感新奇,他手绘了屯堡妇女的正背面,为人们留下了迄今最早的屯堡人画像。
百年前鸟居龙藏和伊东忠太所见到的屯堡妇女的装扮,和刘立立所见并非完全一致,但和民国时期安顺二我相馆拍摄的“安顺县属屯田凤头女像”相比,不仅衣着头饰完全吻合,其头上包裹的布巾,在脑后也都扎作燕尾形,而非如今所常见的圆桶形;头顶部分仅有发髻出露于布巾之外,其余皆为布巾所掩。到了1940年代,人类学者芮逸夫拍摄到的屯堡妇女,头部包裹的白色头巾则已经变成了圆桶形,和如今的屯堡妇女一样。
提供不同年代的屯堡头饰资料的安顺学者、《安顺城记》总纂杜应国认为:“现今所习见的屯堡妇女头饰,至多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才流行起来,而并非从来如此。”头巾包裹方式的改变,只是屯堡服饰演变的细节之一。屯堡人的服饰既保留了“凤阳汉装”的底色,又被岁月之手悄然涂改。
服饰里的乡愁
虽然在贵州各地都能找到屯堡遗迹,但以长袍大袖的服饰和天足为特色的屯堡人,主要生活在从安顺城往东至平坝区天龙镇之间的区域。
民间的顺口溜这样概括屯堡妇女的服饰:“头上有个绕绕,脑后有个泡泡,耳朵上两个吊吊,胳膊上两个道道,腰间有个扫扫,脚上有个翘翘。”要把它们解释清楚,需要给如今屯堡人的传统装扮做个从头到脚的文字扫描:
屯堡已婚妇女发式为将头发分为三绺,挽成发髻盘在脑后,这就是“脑后的泡泡”。用马尾编织的发网罩着,插上玉石或银制的长簪,一般称为“梅花管簪”,最后用青纱、青布或白布折成宽约一寸半的布条包在头上,这又成了“头上的绕绕”。
明代江南妇女服装的“长袍、大袖、大襟”,在屯堡妇女身上至今保留。袖口大约一尺,屯堡人的“大袖子”之称因此得名。袖上缀有花边,就成了“胳膊上两个道道”。她们喜欢穿浅蓝色长衣,俗称“水月蓝”。“腰间的扫扫”说的是妇女系的腰带,俗称“丝头系腰”,长约丈余,中间部分用棉线和麻线编织成板块状的硬带,两头是数十根长约1尺的丝线。在腰间包扎成圈后,在身后打结让两头的丝线整齐同长。行走时,丝线左右摇摆甩出鱼钩状,有一种动感美。
天足、凤头绣花鞋和绑腿是屯堡妇女足部的主要特色。《平坝县志》记载:“凡住居屯堡者,工作农业,妇女皆不缠足。”屯堡妇女所穿的鞋为鹰嘴一样的尖头绣花鞋,这就是顺口溜里的“脚上有个翘翘”。绣花鞋一般是自己制作,鞋头两边绣花后又用丝线在中间加工出一个上翘的尖尖角。尖头绣花鞋还配有16厘米的白鞋腰,一如古装戏中的靴子一样。小腿部包裹绑腿,内白外青。
邢江河畔的凤阳汉装。吴忠贤 摄
服饰,表达着屯堡人斩不断的乡愁。从江南来到西南,屯堡妇女身上所保留的明代汉族传统的宽袍大袖,基本承袭了明初汉族女子服饰的面貌,从结构形制到制作工艺,都与传统汉族服饰有着深厚渊源,这也正是屯堡服饰蕴含着深远而古朴的气韵之源。屯堡男性服饰的特色则并不像女性这么凸显,即使是100多年前鸟居龙藏所看到的情形也是如此:“男子的装束,与此前居住在贵州附近的汉族相比较,也没有看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而在气质方面,男女都一样,性格开朗,平易近人。”
屯堡服饰的特色,是屯堡人审美趣味的体现,这种审美趣味根植在汉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而长期艰苦戍边生活的磨砺,成就了屯堡人坚毅、沉稳、不事张扬的品格,又让屯堡服饰拥有了独特的面貌。刘立立从服装审美的角度这样看待屯堡服饰:“纵观屯堡服饰,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它所呈现的汉族古典意蕴,但更重要的是它所表现出的沉稳、浑厚又简练的装饰特点和劳动者的创作智慧,对于今天的服装设计也是一种很好的启迪和借鉴。”
活态遗存的变迁
屯堡服饰不是600多年来“凝固”的“化石”,它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缓慢演进的生命。
明初从江南来到今日安顺境内的大批汉族屯军,也带来了他们的家属。日常装扮中原本为平原大地而生的宽大袍衫,在新的环境和生活中渐渐“山地化”:他们紧束腰带,使长袍衫更贴合身体而不致冗长拖沓;他们把宽大的袖子折回变短,让干活时更显利落;穿长裙的婉约女子变成穿长裤的飒爽女子,行走和劳作都更方便;她们让围腰长度与衫子相当,可防衣衫污损……这是服饰与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融合。承袭了传统汉族服饰古朴典雅之神韵的屯堡服饰,在蕴含传统服饰文化精髓的同时,又落地生根,因地制宜,体现出自身简洁素雅、健俏流畅的独特气质。
正如屯堡文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屯堡服饰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历程。清代裁撤卫所之后,安顺屯堡人口大量流动,屯堡服饰正是于此背景之下充分吸纳了其他民族的服饰元素。染织业的发展也在影响屯堡服饰,清代成书的《安顺府志·卷之十七·地理志·物产》记载着安顺府专产有各色布匹,有五色扣布、顺布、紫米草布、椒花布、棉绒、葛布等诸多品种,特别是五色扣布“有桃红枝、红扪青、漂白、月蓝、官绿等色,可匹苏松”。这些都会在屯堡服饰的发展上留下印迹。屯堡女子的大袖衫更像是明、清服饰的“结合体”,既有明代服饰装饰简素、领子低矮、博大宽松等特点,又融合了清代满族服饰的前襟结构、盘扣系结等元素,最终形成了屯堡女子服饰的基础。
凤阳汉装改良版。吴忠贤 摄
如今,行走在屯堡村寨,还能不时见到三三两两传统装束的屯堡妇女。传统服饰对她们而言,不仅具有美化和装饰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作为这个群体的认同标志,她们身上的衣饰所承载的情感、所传递的信念,以及所珍存的文化内涵。尽管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她们的服饰也已经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不再自己手工制作长衫,而是直接购买成衣;很少有人穿尖头绣花鞋,改成了更结实方便的皮鞋球鞋;绑腿退出历史舞台,被袜子取代;大袖口逐渐变窄;创新的配饰与传统服饰相搭配;还有人通身现代装束,只保留屯堡传统发式……
相比已经定格在历史中的标本,屯堡服饰是活态的遗存,也在活态地变迁。正如曾经以蓝色为主的大袖衫,如今逐渐出现了粉色、浅黄、浅绿、藕荷等鲜亮颜色。生活越来越五彩斑斓,衣衫又如何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