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坡贡镇凡化村,青山如黛,绿水依依,山环水绕之中,一栋栋小楼房干净整洁、错落有致。
凡化“不凡”。这个小村庄孕育出了凡化地戏、凡化毛肚火锅和凡化茶等知名品牌,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也是“文明乡风·宜居乡村”市级示范村。
面对这份“不凡”,记者试图深入其中,直窥一个村庄的发展内核……
来到凡化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牌楼。相较于村子的知名度,牌楼显得有些简陋。
“我们村旧名叫繁花村。清朝末年,不少村民觉得‘繁花’容易凋谢,寓意不好,后改成‘凡化’,希望子孙后代做一个平凡、有文化的人。”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鲍安玉介绍。
简简单单的村名,背后竟有这样一段故事。不少村民都对村史中的这段掌故津津乐道,鲍安玉更是为前人的见识和智慧折服。
必须承认,文字的组合是能“碰撞”出魔力的,由“繁花”到“凡化”,不但化繁为简,而且化平淡为神奇,村名的“文化含量”一下子拉满了。
这不,牌楼两侧的那副楹联,就不动声色地吐露着村子的秀外慧中:“凡间胜地筑安居曲水含烟钟灵毓秀,化外桃源培乐土层林叠翠润景增辉”。
巧妙的“藏头格”嵌入了村名,严整的格律中有着拘束不住的才气和自豪。
穿过牌楼继续前行,街道两侧围墙上绘制着一幅幅精妙的山水、人物,转角里安静坐落着一座座旧宅老屋。历史和文化,在这座村庄里无处不在。
“很早以前,凡化村的先人们就非常重视文教,热心兴办学堂,村子里也形成了以读书为荣的风气,出了不少文化人物。”鲍安玉侃侃而谈。
据介绍,凡化村属于明代调北征南军屯的一个分支,陈、王、杨三姓是其中的大姓。三姓先祖初来此地,就倡议兴办学堂,与本地一座寺庙的住持商议,腾出一间厢房来做教室,凡化村的文脉自此开始传承。
在崇文尚武风气的熏染下,凡化村可谓英杰辈出,陈宏爵、陈金亮、陈焕文等都成为造福一方的知名人物。因为教育氛围浓厚,周边不少村镇的人都来凡化村读书。
穿过凡化河上的连廊,记者发现路边摆放着一杆“如椽巨笔”,似乎在印证鲍安玉的话;不远处则放着一柄巨大的锄头。
“这是我们2021年打造宜居乡村时修建的‘微景观’,寓意耕读传家。‘笔杆’和‘锄柄’是用旧电线杆改制的,笔头和锄头是专门请工匠塑的形。”鲍安玉微笑着说。
“晴耕雨读”是农耕文明下读书人的生活智慧,也是文脉传承的载体。扛起锄头下田,放下锄头读书,一代代凡化人传承着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努力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继续前行,来到村委会前的广场上,两株苍翠的圆柏映入眼帘。树名牌显示,两株树估测树龄都已有350多年了。树两侧,各立着一根高高的石碑,一新一旧,新碑是旧碑的复制品。旧碑上“凡化学校校舍建修纪念碑”几个大字,清晰显示着这座村庄与“办学”的深厚渊源,但碑体上的其他文字已经斑驳难认。
“那些都是捐资建学的人的名字。”鲍安玉抚摸着石碑,仔细辨认着。
优秀的文化有凝聚人心的力量,在其浸润下,凡化村人晓事理、明得失,人人热心公益。这一点在村子的发展历程中多有体现,比如2021年,群众自发捐款筹资15万余元,用于凡化河道治理,这条凡化村人的“母亲河”才有了如今的光景。
走进坡贡镇凡化村村委会,蓑衣、石磨、木犁等几十件具有“农耕记忆”的老物件映入眼帘,这里便是凡化村的“乡愁馆”。
“这些物件都是村里面的老人捐赠的。”鲍安玉介绍,该馆虽规模不大,但它保存着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寄托着一隅百姓的乡愁记忆,成为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文化与情感纽带,“长辈们想让子孙后代弄清楚:‘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乡土文化的根不能在我们这儿断了。”
“是文化让我们村有了灵魂、有了趣味、有了乡愁。”那些在外闯荡的凡化村民,提起家乡,都充满怀念和向往,“是村子里浓厚的文化传统教育了我们,给了我们在外打拼的底气。”
实现乡村振兴,核心是人,归宿是人,难点也在人。如何抓住人这个关键,凡化村的答案是: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
凡化村“不凡”的原因找到了。
从“乡愁馆”出来,沿着凡化河畔漫步村间小道,领略无尽的田园风光。文化的浸润让凡化村乡村振兴工作展现出勃勃生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也让更多的人找到了心中的“诗和远方”。
站在新的起点上,凡化村正执“文化”之笔,描绘底色更亮、气质更雅、韵味更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苑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