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清明粑:一口春味 一份乡愁
来源:贵州日报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1日

春分过后的黔贵大地,万物复苏、山花烂漫,山野间处处冒着嫩绿新芽。


清明节前后,田埂焕发生机,一簇簇清明菜随着春风拔节生长,迎来最鲜嫩的时刻,既带来春天的讯息,也唤醒了贵州人记忆深处的那份清明味道与乡愁记忆。


1.jpg

清明菜随着春风拔节生长


在贵州,清明时节采清明菜、做清明粑、吃清明粑几乎是家家户户的传统习俗。寻味清明,从家庭厨房到街头老铺,清明粑这一传统美食,正在时代春风中焕发新的生机。


家庭厨房里的情感纽带


说起清明粑,在贵阳市民尹宾的记忆里,这一食物总与老家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重叠。“小时候跟着妈妈上山,她总说‘清明菜沾了春雨才鲜灵’,要挑最嫩的尖儿掐。”如今,在尹宾自己的厨房里,那套清明粑制作工具虽然换了样,但制作流程仍然是母亲教给她的方式:先将采回来的清明菜洗净焯水剁碎,再将糯米粉、大米粉和剁碎的清明菜充分混合揉匀,最后分成小团蒸熟。


2.jpg

清明时节,清明菜迎来最鲜嫩的时刻。


“我妈做清明粑时,糯米粉和清明菜的比例从不用秤,一搓一揉全凭手感与经验。”尹宾说。现在,尹宾虽从农村的老家搬到了城市居住,但在清明节前后,采清明菜、做清明粑仍然是她每年都会坚持的习俗,一直延续着这门手艺。


“其实现在市场上也有很多卖成品清明粑的,但是有时间自己做更有仪式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不同口味。”尹宾坦言,每年春天趁着踏青赏花之际,一家人一起采清明菜、做清明粑,这份共同参与的过程是最珍贵的。在她看来,清明粑不仅是迎接春天的仪式,更是情感的纽带,串联着家人之间的宝贵记忆。


3.jpg

刚出锅的清明粑


时代变迁,两代人的家庭厨房里,清明粑年复一年展现传承的生命力,在变与不变中见证千家万户的清明时刻。对于许多人来说它早已不仅是一份食俗,更是一份乡愁,总会在记忆深处镌刻一段清明经历,让每一代人都难以忘怀。


老街摊位上的幸福传承


清晨7点,安顺市平坝区东门桥的老街上,当地居民吴利江夫妇经营的吴记清明粑摊位每天都会准时开始营业。人来人往,土砂锅上,花生酥麻、小葱豆腐、香椿肉末等不同馅料的清明粑现包现烙、两面金黄,许多新老顾客寻味而来,吴利江夫妇的生意也在清明时节迎来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4.jpg

吴利江夫妇在摊位忙碌


“清明前后,清明菜最新鲜,家家户户都有吃清明粑的传统,买清明粑的人也最多,我们平均一天要卖200多个。”吴利江介绍,一个清明粑从包馅到烙熟需要十五分钟,他的摊位从早上7点经营到下午6点,一天也就只能做出300个左右。“我们都是纯手工制作,慢工才能出细活。”翻动着锅里的清明粑,吴利江眼神专注。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吴记清明粑在东门桥老街已经经营了40多年,这个不大的摊位,是许多平坝人从小吃到大的“老字号”,承载着人们记忆中的清明味道,也承载了吴家两代人的生计传承。


“上世纪80年代我父母就在这里设摊经营糯食求生活,以此养大了我们,现在我们也接过这门生计,养活了一家老小。”岁月变迁,时至今日吴利江虽从父母手中接过这门营生已经30来年,但他一直沿用着当地最传统的纯手工和土砂锅烙制做法,坚持呈现的始终都是人们赞不绝口的小时候的味道。


5.jpg

烙制得两面金黄的清明粑


同一条老街、同一个食物、同一种味道,40多年的坚守,吴利江夫妇的摊位上,一块清明粑见证了岁月流转和两代传承,既酿造着小家的幸福也留住了记忆中的春之滋味。


清明味道已千里变咫尺


依着时节,独有的清明味道总会不经意间勾起人们的味蕾记忆。清明一至,对家乡味道情有独钟的贵州人总会从四面八方掀起一波清明粑的消费热潮,而这也让一众糯食企业在清明粑的赛道上,悄然孕育着新的产业天地。


6.jpg

刘姨妈风味食品厂生产清明粑通过真空包装销往全国各地


这段时间,在省级龙头企业贵阳清镇市刘姨妈风味食品厂的生产车间内,清明粑的生产比以往更加忙碌,一个个“新鲜出炉”的清明粑接二连三走下生产线。通过真空包装、快递发货,这些裹着黔贵山水春日讯息的特殊“信物”,即将跨越千山万水,变千里为咫尺,抵达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我们一年四季都在销售清明粑,清明节期间,清明粑的销量增加明显。”刘姨妈风味食品厂总经理吴茂云介绍,该公司搭建了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网络,生产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销量十分可观。


微信图片_20250331170421.jpg

贵州清明粑在网购平台销量可观


作为糯食企业代表之一,在贵州,像刘姨妈风味食品厂一样,在发展中结合地方特色,将家乡美味通过电商物流送达五湖四海的并不在少数。在各大网购平台搜索关键词“清明粑”,筛选贵州为发货地,平台显示的可观销售数据深刻见证着它的魅力。翻看网店购物评论,消费者小波直言:“很正宗,也很好吃,现在只要想吃啥网上都有,远嫁也能吃上家乡特产了!”


微信图片_20250331170435.jpg

在外贵州人网购清明粑并给出好评


一口春味,一份乡愁。当电商物流的毛细血管与地方特色美食相遇,清明粑巧搭乘春风突破地理边界,消弭时空距离,让清明菜的香气在异乡厨房重新升腾,与奔波在全国各地的贵州人产生了奇妙联结,演绎着更多千里之外动人的乡愁叙事。



上一篇:东部战区位台岛北部、南部及以东海域开展多科目演练

下一篇: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