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侗族大歌是一种“天地人和”的声音|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来源:贵州日报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6日

17445821922526.jpg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寨门口,身着民族盛装的村民唱起侗族大歌欢迎总书记。总书记饶有兴致地听取侗族大歌的艺术起源、曲调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介绍。


这不是侗族大歌今年第一次出圈。在今年春节档电影《哪吒2》里的亮相,让更多人看到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侗族大歌在新时代依旧魅力凸显,有着无惧岁月的美学价值。


贵州籍知名歌唱家龚琳娜曾多次到贵州侗寨采风,对于侗族大歌有着深入了解和体会。她认为,作为自然和音的侗族大歌,是侗族音乐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这种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在少数民族音乐里面都是非常特别的。


31.jpg

龚琳娜(中)在“村超”足球场献唱助阵。(李长华 摄)


“通常侗族群众都聚在大榕树底下,那么多人一起唱,在劳作的间歇,在节庆和收获的季节,大家汇聚在一起,所以它也代表了一种天地人和的景象。然后,树上有蝉,有蝉叫声,所以才有《蝉之歌》,那是侗族大歌里最有特色的代表性作品。”龚琳娜说。


侗族的居住环境,也是龚琳娜理解侗族大歌的角度之一。“侗族人喜欢顺水而居,比如清水江、都柳江。生活在不同的江边,在大榕树下,所以他们的声音也有一种水音。”至于什么是水音,龚琳娜这样解释:“水有透明度,有流通性,所以他们就有延绵不断和干净清澈的歌声。他们的声音为什么被大家说是天籁?因为他们不尖锐,像水一样的柔和,同时又透明又干净又有韧性。”


32.jpg

侗寨通常都是顺水而建。


龚琳娜认为,相比苗族飞歌,侗族大歌没有那么高亢,它没有多少高音,基本上都是真声为主,假音比较少。“这种真声比较真挚,像水一样的,很纯净,像小朋友唱歌。它就是童声,也是真声,非常干净亮丽。”


侗族大歌在龚琳娜眼里是一种“天地人和”的声音,这种声音是自然的、历史的、民间的,也是喜悦的人和大地的声音。虽然侗族也有单声歌,但因为不那么高亢明亮、引人注意,就很难出现像苗族的阿幼朵,蝶当久一样独唱成名的歌手。“可是他们站在一起形成侗族大歌就有力量,那就是很多的歌儿都比不上的,这个合作的力量,就是大歌的力量。”


33.jpg

侗族人从小就在侗歌中长大。


龚琳娜曾经组建的“大白嗓合唱团”里,有包括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歌手。相比之下,“彝族歌手充满活力,热情,他们就是那种非常有个性的高音。侗族歌手会比较害羞一点。”去年龚琳娜到“村超”现场演唱,就遇见了当年“大白嗓合唱团”的侗族姑娘们,哪怕相隔多年,把大家牵到一起的,也还是音乐。


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的精华之一。在龚琳娜看来,一个拥有充满活力的文化的民族,不可能没有民歌。她说:“唱歌这件事儿不光是娱乐,更多的其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一种生命力的延续。”



上一篇:“村”字号潮涌背后的文化自信|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下一篇:贵州十年“国家安全教育答卷”:从理念到行动的坚实跨越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