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让青春在基层闪光丨镇宁自治县马厂镇上巴地村第一书记杨皎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5日

  我是共青团安顺市委的一员,2019年8月,我加入了扶贫干部这一支光荣的队伍,成为了镇宁自治县马厂镇上巴地村同步小康工作组的一名驻村干部。2020年5月,更是有幸成为了全国20万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
  
  作为一名曾经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再次到村里面工作,我心情是无比激动的。我清楚的知道此次的“回归”,肩上的责任将变得更加重大、更加艰巨。

 

 

  
  刚到上巴地村时,语言不通成为了我面临的第一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让自己真正的“住下了、沉下来”,我在村干部和老队员的带领下,不断开展走访,先在群众中混个“脸熟”,摸清哪些群众会说汉话,哪些群众只会说布依话。
  
  然后,我在心中进行分类,面对语言不通的情况,请村干部陪同翻译,有针对性地开展沟通,通过走访和宣讲,村民思想认识低,工作配合力度差,满意度差的情况得到了有效解决。

 

 

 

  
  “以心换心”,这是我到村工作后,给自己服务宗旨。刚到村走访时,我发现我们村有几户村民是出了名的“倔脾气”,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把类似的几个“倔脾气”作为攻克对象,重点开展走访、交流,了解他们不满情绪所在,久而久之我和他们的距离一点点地拉近,他们态度有了变化,开会积极了,面对交合医、交养老保险等惠民政策时,也都从原来的“困难户”变成了现在的“带头人”,统统和我成为了好朋友,之后每天相互问候、拉家常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现在,曾经的“倔脾气”会主动到办公室和我们聊天,和我们谈发展,还邀请我们去家里坐,我内心是很感动的,因为我知道,我的努力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我真正的走进了他们的心中。
  
  基层是最好的舞台,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年多来,村级基础设施有了不小的变化,村办公室、村党员活动室、村人畜饮水厂等设施都得到了维修,产业发展也得到了调整,全村发展樱桃种植195.5亩,生猪养殖78头。而我个人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更是得到提升,成为了农村工作的“多面手”、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了自己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报效祖国的青春梦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元媛 整理

 


上一篇:【我的扶贫故事】我和安置点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平坝区鼓楼街道同心小区志愿者刘钘

下一篇:【我的扶贫故事】荒山变“金山”脱贫“猕”足珍贵|镇宁自治县江龙镇簸箕村村民周永秀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