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 程静:156个扶贫日夜 将是贯穿我整个人生的宝贵财富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5日
  我叫程静,出生于1994年,是一名“九零后”中共党员。2016年入职西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南街分局, 2018年我以西秀区脱贫攻坚“攻坚队”队员的身份参与到西秀区大西桥镇河桥村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中,成为当时村委、驻村工作队以及脱贫攻坚“攻坚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
  
  用初来乍到形容首次去到大西桥镇河桥村时,我总认为该把“乍”换作“炸”,因为驱车前往村委的途中,我们路过的大片的油菜花田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下,仿佛映衬出一幅画,那是在城市里从未见过的清朗和开阔。我用一声“哇塞”“炸”起了我们在大西桥镇河桥村故事的开头。

  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大西桥镇河桥村开展驻村帮扶期间我们大致将一天区分为天亮和天黑。
  
  天亮,我们在村委办公室忙碌着,忙着计算“两率一度”,忙着为每一户贫困户制定“因户制宜”的宣传计划,忙着对照迎检标准一次次复核各项资料......在区乡两级的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精准识别准确率、精准退出准确率和群众认可度三项核心指标,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和贫困退出大筛查等工作。以常态化核查为抓手,将因灾、因病、因学新增贫困户和返贫、漏评的贫困户统计好,并根据实际贫困情况制定精准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真正做到“扶贫不漏一人,脱贫不错一户”。始终严格执行贫困户识别“一比对两公示一公告”程序、贫困户退出“一公示一公告”程序及签字背书确认制度,确保贫困人口识别退出符合国家标准。
  

  天黑,我们配合村干部、驻村工作组、包保责任人、顾问团等全力开展脱贫攻坚“大宣传”,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动员会、评议会、扶贫政策宣传会、院坝会等,帮助群众算清收入账,利用村村通小广播、宣传栏、公示栏、文艺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脱贫攻坚政策的宣传,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

  我曾在日记里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握过他们的手,皮肤的沟壑里夹着泥土、尘埃和碎草,我清楚那是劳动的双手,所以我握得更紧;我见过夜里十一点的乡间小路,新的灯光下我看见田地、在建的房屋和整齐的作物安静地生长,我清楚那是新农村的样子,所以我脚步更轻盈;我见过正午十二点的骄阳,农户劳作后的汗水以及来自他们的声声问候,我清楚那是干群连心的印证,所以我笑得更由衷;我见过城市里看不到的蛇虫鼠鸟,见过不同说话的声调,见过白天工作互相的鼓励,见过夜间走访互相的关心,见过害怕时的保护,见过难过时的安慰,见过愉悦时的分享,见过忧虑时的分担,见过曾经的不熟悉一步一步变成亲近。我清楚有些记忆需要花费些力气才会记得,而我现在正经历的一切,将如同雕刻般印在我的脑海,待我老到记忆斑驳,回头仍能看到它闪闪发光”。

  
  尽管我的驻村帮扶工作已经结束,但那段奋斗的156个日夜,将是贯穿我整个人生的宝贵财富,让我更加坚信奋斗的青春无畏,奋斗的人生无悔。
  

讲述人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河桥村脱贫攻坚队队员 程静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姜雨熙 整理


上一篇:【我的扶贫故事】大道至简 实干才能出实效|黄果树镇党委书记罗仁良

下一篇:【我的扶贫故事】陈海:做好“螺丝钉”小部件 助力脱贫攻坚大工程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