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 高丽浪:自己脱了贫 也要帮助乡亲们摆脱贫困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5日

       2019年,正值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时期,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既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一个人生开始的起点。在还未踏出学校大门时,心里就一直在想:国家帮助了我和我的家人,我一定得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出力。于是,一毕业我就选择回到了家乡,在2019年的2月底正式加入了湾寨村村委的工作。

  

  我叫高丽浪,是马场镇湾寨村人,我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们家有三姊妹都在上学,因为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差,2014年,村里把我家纳入了湾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记得那时村里的路还没有修,还是泥泞的小路和泥巴路,也没有路灯,一到晚上,村里的马路上就黑漆漆的,也没有篮球场和乒乓球这些设施,更别说到处去玩耍。每当逢年过节回到家乡的时候,我能切身感受到家乡的落后,脑海里就会浮现很多的想法,为什么别的地方的村能有大马路、有路灯、有篮球场,为什么我们村没有呢?
  
  直到我上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才意识到家乡缺少有文化、有干劲、敢担当、敢作为的年轻人,于是我当时就下定决心毕业之后一定要回到家乡为家乡、为家人做点事情。国家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发展下,我深刻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了巨大的改变。就现在和五年前相比,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有了乡村公路、串户路、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以及修建的篮球场和乒乓球等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开始富裕起来,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
  

  早在5年前的时候,“脱贫攻坚”“贫困户”这些词对于我来说其实都是特别陌生的,我对它们有概念还是在学校的时候,学校有贫困补助申请。再后来,总听家人说起:政府给我们家送来了小鸡养;今年的医保政府给我们补贴了一部分,我们家比其它一般农户少交了几百;我们家的贷款是政府贴息的,不要利息;我们学校今年又发放了补助一千多元......我和家人享受的扶贫政策越来越多,生活得到了改善,父母紧缩的眉头也慢慢的被笑容所取代。

 

  
  得益于好政策的帮扶,2017年,我家成功脱贫了。
  

  毕业后,我如愿以偿留在了家乡发展。刚开始,对村里工作不熟悉。大家对我的印象就是“小姑娘”、“高中生”、“年龄小”等等;觉得这个小姑娘个子不高、瘦瘦小小的、戴副眼镜很文静的样子,不像是会到村里来干工作的。其实刚开始我对自己也是不自信的,但我凭着自己坚定的目标和信心一路走到了现在。

 

  
  参加工作这一年多来,我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克服困难、解百姓之难、排群众之困。在自己的努力下,在村支两委及镇级领导的带领下,我担任了湾寨村的科技副主任及韭黄产业助推员,负责韭黄管理销售等工作,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也更大了。
  

  在产业方面,我深知如果一个村要想脱贫,那么就只有走好产业发展的道路。我们湾寨村共有“韭黄、肉兔、烤烟”三大产业,但主要是以种植韭黄为主,在我任职期间至今,在“韭黄”产业种植上,我村共流转土地栽种韭黄410亩,且在2019年期间,累计销售韭黄80余万斤,产值达120万余元,发放农民务工工资90万余元,韭黄产业利益链接114户402人。整合、盘活全村劳动力,使全村人员家门口就可务工,实现了群众增收致富,2019年,我村韭黄的产量创下了马场镇的新高。

 

  
  在接触到脱贫攻坚工作后,我一直把扶贫当做自己的一项事业,而不是任务。虽然我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扶贫也是我的责任。我们村的建档立卡户有143户548人,我自己也有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我对所有帮扶户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走访排查、摸清底数、落实帮扶政策和计划措施;对2019年拟脱贫的14户贫困户,做到底数清、数据明,建档立卡户户户有帮扶政策措施,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清零。为疫情期间,我积极组织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工作要求,对全村村民挨家挨户逐一排查、登记、走访、宣传等,对重点人群做到每天上门监护测量体温,确保了全村未发生一例疑似病例。
  
  “扶贫先治懒、扶贫先扶志”,作为一名贫困户、更作为一名村干部,在脱贫的道路上我得到了国家的帮助,同时,我也帮助到了别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综合能力,尽心尽力、全心全意为家乡发展作贡献,带领村民一道迈向小康之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梅世桂 整理

上一篇:【我的扶贫故事】陈海:做好“螺丝钉”小部件 助力脱贫攻坚大工程

下一篇:【我的扶贫故事】敖海江:驻村的日子,栉风沐雨助脱贫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