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伍发扬:甘作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颗“小铆钉”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5日

  我叫伍发扬,是镇宁自治县简嘎乡党政办的一名工作人员,2016年9月到简嘎乡工作至今。4年多来,我亲眼见证了简嘎乡从一个极贫乡到脱贫摘帽的巨变,作为极贫乡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小铆钉”,能够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我的内心非常开心。

伍发扬(左)

  简嘎乡位于安顺市镇宁自治县最南端,地处“四县六乡”结合部,全乡总人口12000余人,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98.6%,2016年列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贫困发生率为53.9%,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很多村寨的老人不会说汉语,见到了马路上飞驰的小汽车,甚至会惊呼:“怪物”,更有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简嘎。
  
  按省、市、县关于扶贫工作的要求,根据组织安排,我负责结对帮扶喜妹村坡来组的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操着一口不流利的布依语,尽管扶贫经验不充足,我还是立即开始了帮扶工作。

伍发扬(右)正在加班加点赶制材料

  用心帮扶,让贫困群众有了盼头。由于白天很多老百姓下地干活,我常常只能下班后去村里开展帮扶走访。至此,帮扶走访成了我的“夜生活”。
  
  在农村,农户家的狗都是放养的,一次在走访农户时,路经2户农户后墙角,2只大狗听到异响后从院子里窜了出来,朝着我狂奔大叫,试图攻击我,吓得我本能的朝着狗挥舞着手中的资料袋,起到了一丁点威慑作用,主人家在听到狗叫声后也第一时间跑了出来,叫住了狗,我才得以化险为夷。
  
  在这之后,我也有了经验。一手电、一袋子、一木棍成为了我走访的必备品。因为言语的差异,我在和很多不会讲汉语的老百姓沟通时,只能连蒙带猜,才能勉强猜出群众要表达的意图。
  
  帮扶刚开始,我首先用5个夜晚,仔细的走完了我帮扶的14户贫困户,梳理出致贫原因20余条,根据各户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帮扶政策40余条。
  
  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和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我通过帮助我的贫困户申请养猪、养牛、蜂糖李种植、蔬菜种植等产业帮扶政策,让他们看到了脱贫的盼头。
  
  记得有一户贫困户叫杨小院,家中8口人,2016年以前,家庭收入只能靠低保和就近务工,生活非常困难。

伍发扬走访农户

  我帮扶后,动员了2个劳动力外出浙江务工,每人每月获4000多元的工资;动员种植蜂糖李11亩,获补助3728元;土地流转5.6亩给乡合作社种植百香果,每年流转费用3360元;杨小院与妻子常常到百香果种植基地务工,每天每人可获100元工资。2017年底,杨小院家顺利摘掉贫困帽子。
  
  “以前种包谷,家里人多吃不饱。现在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百香果,不仅能拿到分红,每天在基地干活还有100元工资收入。”已成为杨小院的口头禅。
  
  现在生活好了,他家房子修了三层楼,孩子外出打工收入也不错,现在的他每天骑着4000元钱买来的三轮电瓶车进进出出,一是为了干活方便,二是为了享受生活。
  
  在国家扶贫政策和乡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在我的帮扶指导下,在群众的自发努力下,其中20户于2018年前脱贫出列,3户在2019年脱贫出列,脱贫成效不断巩固提升。

伍发扬(左)帮着群众运送建筑物资

  如今,只要听说我来村里了,喜妹村坡来组的群众都会热情地邀请我到他们家做客,大家都亲切地叫我“小伍”“伍哥”......

  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党员干部,我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但我始终秉持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甘愿作一颗“小铆钉”,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不忘初心和使命,继续奋战在乡村建设发展第一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 整理


上一篇:【我的扶贫故事】90后青年教师 让青春在驻村中绽放丨安顺市广播电视大学老师岳经纬

下一篇:【我的扶贫故事】刘丹:开展健康扶贫体检 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