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李仁龙:“石阶路”成为历史 硬化路修到村民家门口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5日

  脱贫攻坚,再次来到石阶村,很亲切,驻村近两年,有不舍的回忆。石阶于我并不陌生,而我对石阶的记忆最模糊的还是石阶的通道——“路”。
  
   我叫李仁龙,原是普定县补郎乡石阶村脱贫攻坚作战队队长,现任坪上镇毛栗村第一书记。

  
  石阶路,实则是一条古驿道,过去没有公路的日子里,是普定县补郎去猴场的近道,杂草丛生,用石块铺就,走的人多了,磨去了棱角,很美;因为有了通村公路,许久没有人踩踏,热天怕蛇,我们也很少去。路穿过寨子,新农村建设抹去了痕迹,只留下寨后一段走向高坡深处,石阶路大概就是这样命名的吧。
  
    石阶路位于三岔河下游一条小峡谷之中,高程与梭筛大坝齐平,太阳无论东升或是西落,总有一侧是阴凉的,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很好的避暑之地。

  
  第一次到石阶,算起来接近二十年了,是陪同三弟去认亲,下午到猴场望场坡,公路不通寨子,只好弃车走小道,记得走过两个寨子,下了一个深冲,路阴雨湿滑,一路小心翼翼,到亲家时天已经黑了,那时的晚上很无聊,去的几个人整了一晚上的包谷烧,以至于第二天回来的路上,手扶膝盖一级一级台阶上,背上直冒虚汗,还歇了好几气,印象中的石阶路“边远、贫穷、落后”。
  
  后来三弟结婚,怕那一段路,没有亲自前去。
  
   接到脱贫攻坚出征命令,单位的车送我们到村,过望场坡一路直下,五公里的通村硬化道路,车直接开到村办公室。中途加入作战的我们,感叹国家扶贫力度之空前,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参与见证了一个个老百姓希望、愿望的达成,硬化了“组组通”最后一条到大格支的路,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庭院硬化、连户路实现全覆盖,机耕道一直修到田间地头,老百姓终于告别了雨天两脚泥、半天一担水的苦日子。

  
  许是穷则思变的缘故,石阶村的老百姓非常重视教育,从小抓起,举家外出市县“伴工伴读”,今儿个还出了四个大学生。年轻人外出务工,开回来豪华小轿车在村里窜来窜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闲置的土地全交给村公司,那一丛丛、一片片辣椒树,喜人;村民动辄上万元装一道体面的防盗门,也让我们作战队员惊讶石阶村的喜人变化。
  
   如今石阶的老百姓,出门就打的(摩托车),住在石阶路,告别“石阶路”,真正的“石阶路”将被杂草覆盖,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梅世桂 整理


上一篇:【我的扶贫故事】刘丹:开展健康扶贫体检 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

下一篇:【我的扶贫故事】喻磊: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