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在新长征路上丨杨鸿波:用“桥梁美学”呈现更多彩的贵州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5日

12月18日上午,花江峡谷大桥项目施工现场,建筑工人施工正酣。同一时间,在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内,交通事业部桥梁设计分院副院长杨鸿波正对相关细节进行再次优化核实。

在他的办公桌上,电脑长期保持高速运转状态,画面不断切换,顺手位置还摆放着一台供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堆放着大大小小5个数据硬盘。“这里面可都是宝贝似的珍贵资料。”杨鸿波告诉记者,实地勘察期间,他就是带着这些“宝贝”负重于贵州的高山峡谷间。

09784aa1dd3efa28357babb74defff4.jpg

正在工作的杨鸿波

“桥梁设计不能凭空想象,只有用心去了解贵州的山山水水,感受这座多彩公园省的文化魅力和人文、自然风光,才能设计出兼具安全性、合理性、美观性的桥梁。”杨鸿波说。

从业20余年来,杨鸿波走遍黔贵大地,参与、主持设计了各类特大型桥梁60余座,具有较高技术难度的世界级大桥10余座,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在多彩山水间“绘”出一座座充分体现空间属性与美学属性的桥梁作品。

平塘特大桥的整体创意是以布依族少女跳舞的姿态抽象而来,塔上的纹路设计来源于树叶,承载着“深山拾叶”的设计巧思;花江峡谷大桥塔顶的造型设计是由花江大峡谷景区抽象而来,结合了当地山形地势特点进行设计,意味着“山门对对开,迎八方来客”的好客贵州形象……

注重景观、生态、环保、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杨鸿波凭借独具匠心的艺术设计和巧夺天工的建筑工艺,让贵州桥梁不仅满足了交通功能需求,还成为“艺术品”“打卡地”和“形象照”。

据悉,依托平塘特大桥景观,贵州谋划建设了集交通出行、旅游观光、研学旅行于一体的“天空之桥”观光服务区,成为平塘旅游线路上的一个“网红打卡地”。接下来,花江峡谷大桥将通过建设集“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努力打造贵州桥旅融合3.0样板。

“对于桥梁设计而言,美观是附加属性,安全和交通功能始终是基础。”在杨鸿波看来,桥梁美学是结构力学的延伸与体现,追求“美学”必须建立在“力学”基础之上。

1d3b9dd6f5b3eaa70f427833cff1915.jpg

杨鸿波

“安全是第一要素,其次都是其次。”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主持设计平塘特大桥期间,为了将大桥索塔的每一根钢筋都精准呈现,他带领设计团队花了近半年时间,几易其稿,经过不少于5次的设计图修改调整,最终完成了500多张钢筋设计图纸,是常规索塔钢筋设计图纸数量的5倍。

有人会把建桥当成一种信仰,杨鸿波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在日复一日地设计勘察中,始终找寻着新技术新手段的突破,“如何让大数据为桥梁建筑赋能?”困扰杨鸿波及其团队已久的难题,在主持设计花江峡谷大桥中取得了进展。

“首次在桥梁主缆中植入智慧光纤光栅,犹如神经系统,实时监测主缆温度、湿度、应力、应变等关键参数,为大桥的健康保驾护航。”杨鸿波说,对悬索桥而言,主缆是最核心的受力构件,相当于悬索桥的生命线,通过先进技术加持,能更实时获得桥梁的最新情况,便于后期运维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f4f3400c1f9bdbdf47f3343f9827184.png

实地勘察工作的杨鸿波

奋进在新长征路上,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杨鸿波收获颇多,期间获评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行业重大奖项近20项,研发专利4项,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贵州交通工匠”等荣誉称号,主编出版了《贵州山区大跨径斜拉桥建设技术》《峡谷大跨径斜拉桥建设与养护》等行业专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世容


上一篇:“90后”对话“90后”⑥|将军山上立将军:红色基因代代传

下一篇:国际移民组织:苏丹境内流离失所者超1153万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