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瑶山村发展观察
□ 贵州民族报全媒体记者 刘 翔
开栏语
为进一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做好民族村寨建设工作,推动民族村寨高质量保护和发展,根据《贵州省和美村寨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求,全省和美村寨建设按照“科学谋划、因地制宜,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原则,计划到2026年底建成不少于100个和美村寨,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民族村寨发展样板。
本报即日起开设“寻美‘和美村寨’”专栏,深入报道全省塑造村寨和合之美、提升村寨宜居之美、彰显村寨宜业之美、守护村寨生态之美的典型故事,推动和美村寨建设行稳致远。
瑶山村一角 贵州民族报全媒体记者 蒋承羲/摄
沿着蜿蜒步道走进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瑶山村,炊烟飘散在错落的民居间,身着民族服饰的妇女在木楼上绣花,穿着白色“阔腿裤”的汉子牵着牛、赶着鸡从寨门口悠然走过……
11月18日,全省和美村寨建设行动工作部署会在荔波县召开,与会代表到瑶山瑶族乡瑶山村考察,感受瑶山村各族群众交融汇聚的和合之美、依山就势舒适便利的宜居之美、文旅融合共建共享的宜业之美、绿色发展清新健康的生态之美。
为何选择瑶山村作为我省和美村寨建设的范本?几位亲历瑶山村“村落变景区、技艺变技能、民房变客房、村民变演员、产品变商品”巨变的见证者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瑶山村的“和美密码”。
午后初晴,初冬暖阳越过瑶山,洒进农家小院。瑶山瑶族乡“老乡长”何正光回忆起瑶族群众走出瑶山的“七迁”长路……
瑶山村所在的荔波县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坐拥北纬25度线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为瑶山村厚植了“生态之美”的底色。
瑶山曾是黔南贫困程度严重的“三山”地区之一。1980年,新华社记者杨锡玲这样描述她瑶山之行的见闻:“稀牙漏风的茅草棚,刀耕火种、赶山吃饭的生产方式,除了粮食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经营……”瑶山村的“前世”就在与贫困漂泊的“拉锯战”中度过。
“听老一辈人讲,从前的老寨子在深山里,到最近的集市要走一整天。村里人住的是茅草房,靠游猎为生。”何正光回忆道。“搬迁时,年轻人背着行李,老人牵着小孩,浩浩荡荡往山下走。虽然不舍,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要告别‘逛山吃饭’的日子,就必须走出大山。”
1955年,为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菇类组20户人家随瑶山瑶族乡政府搬迁下山,在政府划拨的土地上成立拉片生产队,虽然条件依旧简陋,但稳定的居所和农耕生活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搬下山,到1979年,达到40户100多人。
何正光是出生在拉片的“新一代”村民,父辈们迈出深山的一步,代表着瑶山人告别游猎生涯的历史性转折:“搬迁后,村里有了简易的公路,用水、医疗得到保障,孩子们上学不用再走那么远的山路。”
1998年,70户瑶族村民从瑶山瑶族乡搬迁到水尧水族乡水瑶新村,开始接触现代农业,学习科学种田。此后的十余年间,通过开发式扶贫和生态移民,495户瑶族群众搬进两层楼房;在东西部对口帮扶下,拉片村聚居规模扩大到515户2300多人。2017年至2019年,最后的246户1045名瑶族群众也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现代化社区。
这条“路”走了六十多年,不仅是一条用距离和时间丈量的“长路”,更是瑶山人追寻“安居之梦”的漫漫征程。
“村里环境变好了,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日子也跟着好起来。”退休后的何正光闲不下来,几年前,他把家里的两层小楼改建成民宿,当起了“管家”,旅游旺季时,一个月能创收几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把闲置的房间改造成乡居民宿。村里的民宿产业从最初的寥寥几家发展到如今的20余家,床位达1000余个,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万人次。
如今的瑶山村,寨门广场宽敞整洁,一栋栋特色民居依山而建,酿酒坊、铜鼓场、蜡染坊错落有致,古朴敦实的粮仓点缀其间。“原汁原味”的村寨不只成为村民安居的乐土,更成为吸引八方来客的“金字招牌”。
在同事和村民眼中,村党支部书记谢玉明是个“怪人”。
“中午食堂明明有供餐,他却不去吃,经常忙到后半晌才吃碗粉凑合一下。”“这家电灯坏了、那家下水道堵了,七零八碎的事情叫他,他都会跑着去帮人解决……”
谢玉明有些不善言辞,每当被问及,他就会憨厚地笑着说:“都是‘伙计’,大家来找我,我不能不去做呀。”
在群众心中,“伙计”是最值得信任的朋友,是可以掏心窝子讲话的兄弟。迁居之初,由于长期避居深山,瑶族群众与外界很少沟通,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老乡长”何正光效仿瑶族群众之间的相处之道,开创了“伙计干部”制度。
2012年,瑶山瑶族乡46名乡干部同200多户、1000多名村民“打伙计”,营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氛围;2016年以来,瑶山瑶族乡推行“三同”工作法,提倡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定期到“伙计”家中促膝谈心。长此以往,在瑶族群众的心里,“伙计干部”成了最要好的“家人”;在“伙计干部”眼中,每一名瑶族群众都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日思夜想的牵挂。
瑶族妇女在纺线 贵州民族报特约记者 乔啟明/摄
陀螺表演 贵州民族报全媒体记者 蒋承羲/摄
如今的瑶山村,瑶族与十几个民族互融共居,各族群众同驻村干部、外来商户等“新村民”之间“打伙计”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伙计,来家歇!”的问候声在村里随处可闻。
今年9月,谢玉明代表瑶山村党总支赴北京领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面对这一荣誉,谢玉明说:“我们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他们比我们做的要多得多。”
在何正光的记忆里,这种把群众当做“自家人”的作风,早在“七迁”路上就扎下了根。
1998年,70户瑶族群众搬迁到山下的水瑶新村,新环境让一些习惯游猎生活的村民无所适从,又产生返回老家的念头。时任水瑶新村党支部书记覃红建让大家服下一颗“定心丸”,承诺要让大家“稳下来,学会种田、自力更生。”
“覃支书虽然与村民语言不通,但他是在用真心实意去帮助大家。”何正光回忆道。
从1998年到2018年,覃红建扎根基层,带头开荒种田、手把手教授农耕技术,帮助村民实现自给自足。在2017年被诊断出胃癌后,覃红建仍放心不下村里的“伙计”们,术后便又回到工作岗位上。他说:“我对新村有着特殊的感情,舍不得他们。”
2018年8月,覃红建离开了他牵挂的水瑶新村。村民们破例跳起只有特殊时刻才表演的“猴鼓舞”,用最高的礼节向这位“自家人”告别。
瑶山小径上,“伙计干部”的身影频现。他们有的来自他乡,亦或是语言不通,却用满怀热诚架起了心与心的桥梁,奏响“和合之美”的动人乐章。
“我来到这里的第一感受是,瑶山村的村民们热情、淳朴,不争不抢,面对外人还会有些羞涩。”回忆初到瑶山,瑶山村第一书记毕永辉感触颇深:“有意思的是,一提到陀螺,大家的自信心都特别强,争先恐后地表现。”
在瑶山,陀螺不仅是一项闲暇娱乐,更是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到瑶山来,处处都可以看见打陀螺的场景。”瑶族陀螺竞技非遗传承人、瑶山村家喻户晓的“陀螺王”谢友明说,在瑶山村,上到花甲老者,下至蹒跚学步的孩童,都会打陀螺。每逢传统佳节,大家还会带上自己的“战陀”,从各村寨聚在一起互斗陀螺。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这项脱胎自抛石狩猎的民俗游戏开始走出大山。1995年,打陀螺首次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2004年,瑶山民族中学挂牌成为“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陀螺项目训练基地”;2007年,“瑶族民间陀螺竞技”被列入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荔波县被授予“中国陀螺之乡”称号。
如今,瑶山村建设了集陀螺竞技表演场、陀螺坊、陀螺文化馆、陀螺项目传习基地为一体的主题体验园。通过定期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实力选手”参加全省甚至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涌现谢友明、谢金城、陆东衡等一批陀螺竞技运动员。除了专业赛事,瑶山人还自创了“花样陀螺”,由30多名固定会员和数十名流动演员组成的陀螺协会,经常受邀到荔波大小七孔景区表演,“每人一天能挣200元,带动了上百人就业。”毕永辉说。
瑶山村的这颗“小陀螺”正转出“大文章”:组织队伍出访意大利,参与2017瑶族文化国际交流大会、大瑶山与世界对话——2020年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经验交流峰会以及全国陀螺邀请赛等活动赛事,举办黔桂两省区春节陀螺友谊赛等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以陀螺为媒介,瑶山村实现了与世界的“对话”。
“现在,村里五六岁的孩子不仅能玩转陀螺,还能自告奋勇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这项文化,一点也不怯场。”毕永辉指着陀螺竞技场向记者介绍。
事实上,受限于人均0.8亩的耕地面积,瑶山村难以发展传统农业。面对困局,该村党总支选择走文旅融合这条新路。除陀螺外,粘膏染、瑶药、瑶绣等特色产业也汇集成片兴旺发展。依托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村庄美景,瑶山还成了艺术写生的热门景点,村党总支招商引资打造的写生基地与全国百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吸引了超过2万余人次的师生前来写生,带动人均增收超3000元,与生态旅游、特色民宿共同绘就一幅“宜业之美”的振兴画卷。
“各族群众共同奋斗成就了瑶山村生态之美、宜居之美,民族团结和谐成就了瑶山村和合之美,和合之美成就了瑶山村宜业之美……”毕永辉说,瑶山村群众干部团结一心、真抓实干,以生态之美绘就底色、宜居之美筑牢根基、和合之美凝聚力量、宜业之美开创未来,打造“四美”环环相扣、生生不息的和美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