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深度丨政策送暖+科技破局!贵州民营经济占比超96%
来源:动静原创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8日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据媒体报道,2024年,贵州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比达96.1%。2月20日,贵州省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成立,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

政策助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增强底气

在贵阳南环高速牛郎关收费站出口50米处,是公路港运输量全省第一的贵州满堂红现代物流园,每天2800余辆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在这里进进出出。

贵州满堂红物流有限公司是省级重点物流民营企业,集物流配送、现代仓储、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功能于一体。目前园区已入驻110多家物流企业,年吞吐量400万吨。公司负责人杨正清介绍,物流园的发展一度面临较大压力。“因为物流行业属于轻资产运营,企业缺乏资产抵押,融资困难。前两年我们协调多家银行金融机构,为园区的100余家中小物流企业办理贷款业务,但成功的仅2到3家。”

去年1月,贵州省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贷款提供融资担保增信。对经营前景良好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一企一策”助企融资,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杨正清坦言,“无论是政策解读、资源协调,还是融资对接,相关部门都积极助企纾困,让我们切实感受到被重视、被支持。”

融资难、融资贵是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之一,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于伟咏说,政策“活水”是民营企业家敢闯敢干的底气,《若干措施》的出台犹如助企纾困的及时雨。

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贵州省营商环境大改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贵州省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行动方案》,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纷纷落地。

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是国内第一座融合极限运动、户外休闲、旅游度假、餐饮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山地户外运动公园,也是国家体育总局授牌的全国首个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景区负责人吴斌说,来到贵州后,切切实实感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刚开始创业最缺的是知名度和客源,政府积极为我们宣传、找客源。现在贵州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随着六安高速、高铁以及民航班次的增加,接下来,我们将把市场扩大到大湾区以及北京、上海等地。”

当好“店小二”,增强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在市场竞争中,准入难、融资难、回款难、中标难、维权难、转型难、要素获得难、政策享受难等情况,让民营企业比较容易处于弱势地位。于伟咏认为,要强化法治保障,打破行业壁垒,创造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秩序,为民营企业“大展身手”解除束缚。

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这为民营经济的公平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于伟咏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他建议,加快《贵州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出台,以法律形式明确民营经济地位和作用,为民营企业营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体系。

于伟咏表示,要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对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及相关政策进行全面清理,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招标投标、社会信用、产权保护等领域的不公平性行政法规。

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主要还得看政府如何当好“店小二”?上个月,贵州省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挂牌成立,作为贵州省服务民营经济的实体机构,该中心将为民营企业搭建与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对接沟通平台。

于伟咏认为,成立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是贵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选择,突出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增强了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发展预期,同时也提升了全社会对民营经济的重视程度。

民营经济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呈现“多头分管、政策碎片”特征,在政策汇聚、资源统筹和部门协调上存在一些障碍。于伟咏说,中心成立后将更好发挥统筹协调、综合施策的功能,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于伟咏还提到,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心的成立既畅通了企业提需求、诉困难、谋政策的通道,也利于政府主动及时发现诉求、解决问题、闭环管理,实现“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将解决“一个问题”变为解决“一类问题”,进而提升民营企业诉求化解的精准性、高效性和满意度。

科技创新,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

就在这个月,贵州民营企业传来喜讯,排名2024年贵州制造业民企榜单第一的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再次跻身“胡润中国500强”,排名第329位,同比上升2位。

中伟股份以技术创新加持现有资源优势,持续打造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新能源材料矩阵,稳居“贵州制造业民营企业20强”榜首,为“富矿精开”写下生动注脚。中伟铜仁产业基地总经理陈大方说,“回顾从初创发展至今的十年,公司以贵州磷、锰等矿产资源为发展的根基,以研发技术为第一驱动力,加快产业生态协同耦合,镍系、钴系产品连续多年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磷系产品出货量已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在贵州一鸣蓝天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赶制订单。公司负责人吴爱华介绍,预计第一季度将完成1.2万吨的生产目标,全年产能有望突破6万吨,产值达5亿元。该企业成立于2015年,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入先进技术和人才,提升自身设计研发能力,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钢结构产品的需求,如今已发展成为集设计研发、制造加工、试验检测于一体的现代化钢结构生产基地。吴爱华说,一鸣蓝天的发展,关键依托科技创新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创新“活水”是企业发展的底气,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于伟咏说,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打破阻碍创新的思维还要再深入,让更多的科研资源、研发人才、创新要素进入民营企业。

随着营商环境和企业内生动力的同频驱动,贵州民营企业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2024年贵州省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比达96.1%,贡献了全省53.5%的销售收入。

当前,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发展迅速,然而新兴行业“内卷式”竞争激烈。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秀峰说,要牢牢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发力,不断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具体产业和产业链。


上一篇: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 吃这些食物一定要注意→

下一篇:外包保洁员主动投靠境外情报机关,造成重大失泄密!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