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一件件银光璀璨的苗族盛装,正以“穿在身上的非遗”之姿,讲述着苗族人跨越千年的文化密码。随着2025年苗族姊妹节的到来,这一被誉为“银饰之都”的古镇再次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焦点。
台江县苗族银衣以其繁复华美闻名,一套完整的盛装银饰包含银衣、头冠、项饰等三四十件,重达一二十斤,需银匠耗时半年至一年手工打造。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水根
银匠以锤、錾为笔,在银片上雕刻出凤鸟、双龙戏珠、人骑龙等纹样,虚实相生,灵动鲜活。直径仅0.3毫米的银丝经搓、掐、焊等工序,化作帽冠上的麻花纹样。这一工艺对火候把控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即前功尽弃,堪称“指尖上的舞蹈”。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苗族姊妹节,韦代来正在为女儿准备银衣。
“银饰不仅是手艺,更是我们苗族的历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水根自幼跟随父亲学艺,8岁起便钻研银饰纹样背后的文化意义。他告诉记者,银衣不仅是装饰,更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其纹样记录苗族创世神话、迁徙路线,如“人骑龙”图案象征苗族先民与自然抗争的勇气,红色绣片与黑底布对比则延续了“好五色衣裳”的千年传统。
4月12日贵州台江苗族姊妹节将盛大开幕,届时将成为银衣文化的集中展演舞台。活动期间,游客可欣赏到盛装拦门迎宾、篝火踩鼓晚会等民俗场景。身着银衣的苗族姑娘将以飞歌敬酒,再现“世界上最古老情人节”的浪漫。当地还提供免费停车等服务,方便游客深度体验这一文化盛事。
从明清清水江贸易囤积白银的历史机缘,到今日非遗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台江各苗族支系银衣正以古老技艺与现代创新的交响,书写着民族文化传承的新篇章。正如吴水根所言:“每一锤落下,都是对祖先智慧的致敬;每一件银衣,都是留给未来的史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阳萌 廖文祥
上一篇:国产飞机C909,完成老挝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