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守“人民至上”初心 踏实走好攻坚路上每一步|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党工委书记廖文建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5日

      我叫廖文建,2016年担任顶云街道党工委书记,国家实施扶贫开发战略以来,顶云街道办迎来了新区建设、危房改造、易地搬迁、教育扶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党和国家好政策,扶贫政策的春风吹走了2538户12157人的贫困旧帽,奏响了“基础设施全覆盖、产业发展遍地开、医疗教育有保障、不愁吃来不愁穿”的顶云新乐章。这些改变成为了我作为新时期顶云建设、发展第一责任人,最值得津津乐道的事。

 

  
  可忆起往昔,顶云却是“水桶肩上挑、油灯发微光、出门两脚泥、一心盼小康”的贫困旧貌,40年前,老一辈顶云人从吃不饱饭的“穷则思变”,把“生产队大集体”生产方式转变为“定产到组、包产到户”生产模式,开创了“敢为人先 敢于担当”的“顶云经验”精神,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吃粮的问题,但走进顶云,仍是一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村景象。直到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在顶云设站的消息传来,为顶云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转机。
  

  2013年开始我便与顶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发展规划,明确顶云为关岭自治县新城建设开发区域。而我调任顶云乡人民政府乡长同时兼任新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主任,开始了新区修建详细规划及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通过不懈努力,如今,宽阔的坝陵大道、政务中心、群众工作中心、扶贫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下良寨安置点工程、顶云民族高级中学等已全面投入使用,多家大型企业进驻顶云产业园区,岭秀国际、中央御景等大型地产项目相继落成,新城区发展让顶云成为了关岭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黄金地带,人民生活质量得到质的提升。

 

  
  担任党工委书记以后,放眼当下,新区建设虽取得了好的成效,但社会发展的成果仅仅使得周边3个村受益,其余偏远村依旧贫穷落后,两极分化严重。我内心忐忑不安,总想着顶云发展还欠缺点什么......是什么呢?......一次次的反问自己,答案是却是:“为民服务、人民至上”初心未能实现,未能让全办人民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
  

  担任顶云街道党工委书记之初,面对村级四无(无村级办公场所、无村集体经济、无村级经济组织、无村级产业)和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我决心改变这一现状。随着国家扶贫开发战略实施,我借助这一东风,以各项帮扶措施为抓手,因村、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坚守“人民至上”初心,主动担负起“决战决胜贫困”政治使命,定期不定期召开调度会研究部署攻坚工作,制定攻坚工作大方向和实施计划,坚持“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原则,带领全办干部职工共战脱贫攻坚战,全力保障如期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宏伟目标。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县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网格员到村驻扎,充实基层一线脱贫攻坚力量,如何让各个领域选派的优秀干部都能发挥自身优势,助力顶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真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统一思想,让全体干部群众做到“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大家现在都是顶云战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员,或许一年、两年后大家会因为工作轮换离开顶云,可我希望大家在工作期间能多想想,这一、两年为群众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是否对得起组织和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想清楚了这些,才能不折不扣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我在每一次的干部大会、脱贫攻坚调度会、以及私下的交心谈心中,都会与大家分享的我对“人民至上”这份初心的坚守和感悟。
  

  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就是先遣队、排头兵,因此第一步就是要选齐配强“两委一队”干部队伍,强化“两委一队三个人”的能力提升,我们组织外出考察学习20余次,交流学习10余次,进一步夯实筑牢基层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增强基层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基层政策落实力和执行力,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役中,我们始终坚定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力攻克“四场硬仗”。成立村级经济组织(合作社)36个(其中村社一体合作社10个),按照“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牛则牛、宜草则草、宜禽则禽”的发展原则,因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全力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其次扎实抓好“三保障”基础性工作,2016年新建易地搬迁安置小区两个(下良寨、包包安置点),共计搬迁安置411户1988人,实施危改1806户,实施透风漏雨整治470户。同时抓好教育培训再就业工作落实,共开展培训24期,培训1080人次,带动就业200人。控辍保学方面实行教育网格与专班负责制,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不失学,助推教育扶贫成效。在医疗扶贫方面,贫困人口实现全部参合,贫困人口住院报销达到应报尽报,对大重病及慢性病的患者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上门随访服务,让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为了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乡村振兴战略接轨,我们紧盯基础公共服务及设施建设,30户以上村民小组全部实现“组组通”,庭院硬化完成7.02万平方米,串户路完成12.98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800盏,各自然寨组水、电、讯全覆盖,通过“文明超市”、“谷新模式”等创新工作机制的实施,人居环境日益完善,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助推全办扶贫成效取得决定性进展。

 

  
  经过全体干部一千多个日夜奋战和苦干实干,顶云街道突破了之前“四无”、贫穷落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的现状,村级实现了村村有集体经济、有村级有特色产业、群众致富渠道增多、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攻坚的成果更加突出,扶贫效果更明显,这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顶云人为民服务、担当作为的精神,有效践行了“顶云经验”精神。
  
  作为新时期顶云建设、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我将始终坚守“人民至上”初心,带领顶云人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砥砺前行。
  
  【人物小传】
  

  廖文建,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党工委书记。作为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办事处新时期建设、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带领街道办全体干部苦干实干,贯彻落实新区建设、危房改造、易地搬迁、教育扶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党和国家好政策,帮助2538户12157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摘帽。

 

 

 

 

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办事处供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赛  整理


上一篇:【我的扶贫故事】这里的孩子都叫我“周妈妈”|青岛即墨区来安支教老师周舒姚

下一篇:【我的扶贫故事】为老百姓谋幸福 做“接地气”的镇长|西秀区蔡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齐林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