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付家鼎:90后“小书记”的“大志向”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2日
    “不能让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有幸为全国脱贫攻坚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这是我起初说服自己主动请缨驻村的理由,也是我心中的“大志向”。
  
  我叫付家鼎,2018年3月受贵州省工信厅委派,来到了安顺普定县龙马新村担任村第一书记,那一年,我26岁,那时的我,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和生活经历,有的只是一腔奉献在脱贫攻坚最前沿的热情。
  

  两年多来,有汗水和泪水,更有笑容和喜悦。蓦然回望,那些故事与瞬间,已刻录在我人生的书卷之上。

 

  
  龙马新村地处普定县城郊,由四个小组,共1016户3964人,属三类贫困村,虽然有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但绝大多数村民土地被征、产业发展难,背街小巷泥泞不堪,村支两委年龄老化,种种问题困扰着龙马新村群众们的发展。
  
  访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到龙马新村后,简单地安置了行囊,我便开始下组入户走访,这是我开展驻村工作的第一项工作,我深知,全面仔细地了解群众七类重点人员的具体情况,是做好后续扶贫工作的基础。
  
  在走访过程中的一个傍晚,我走进了贫困户董俊洪的家中,他正经历的艰辛,让我至今也难以忘怀。
  
  就读初一的董俊洪住在龙马新村与邻村的交界处,母亲在其年幼时离开,父亲外出五年有余至今杳无音信,他常年与七十多岁的奶奶相伴生活,除了上学,他还需要干农活和照顾奶奶,生活的艰辛已经让他那张稚嫩的脸庞上挂满了沧桑......那天,我和董俊洪聊了很久,中途,我被这个14岁孩子的坚韧和孝顺感动到悄然泪下许多次。
  
  从董俊洪家中出来后,我立即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将他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联系乡镇扶贫工作站告诉相关工作人员:董俊洪作为困境儿童家庭十分特殊,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就安排我来包保帮扶吧。
 


   随后,我按照标准给董俊洪评了低保,生活和学业都有了保障,并将他的情况上报给了派驻单位。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我的派驻单位贵州省工信厅和爱心企业多次前来慰问和支持董俊洪,社会各界的关怀有力地让董俊洪减少了学业上的顾虑。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这么多人关心我,我要尽快学习一门技术,希望能够早日回报社会和挣钱养家。”今年7月,刚初中毕业的董俊洪主动与我商量过后,定下了自己的目标,随后前往普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烹饪技术。
  
  现在再回想起董俊洪脸庞上的坚毅,我坚信未来的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出属于自己的幸福。
  
  走访,是我开展驻村工作的重要“武器”,通常,我都是通过“了解+解决”而后“跟进+回访”工作法去开展走访工作,所以,我的走访一直持续了近一个月。
  
  在走访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熊成江的家中,了解到熊成江的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务工,务工地点和收入都不稳定,而熊成江平时带着四个年幼的孙子在家生活,八口人居住在老旧的房屋中,冬天漏风、夏天漏雨。
  
  亟待解决的新建住房、孙子的教育、老人的医疗保障、儿子的务工信息,我已经记不清去了熊成江的家中多少次,在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夏天,熊成江的新房终于建了起来。
  

  如今,熊成江一家正张罗着准备搬入新房,孙子们顺利入学,医疗有了保障,儿子儿媳工作相对稳定,一家人的生活搭上了开往幸福的列车。

 

  
  龙马新村是一个城郊村,村中耕地上,群众如何规避返贫风险成为难题。没有发展农业产业的条件,我就积极抓好就业创业扶贫,积极搭建就业平台,让群众们成为企业职工。
  
  经过一个月的筹备工作,在贵州省工信厅的帮助下,由龙马新村驻村工作组牵头组建的龙马众富家政公司正式开业运营,为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形成利益链接机制。同时,我还利用起派驻单位的优势,积极组织介绍有需要、有能力的群众到县工业园区、附近企业进行就业。
  
  目前,龙马新村1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均每户有2人走上了务工岗位,村中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不断向好,村民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状态也蒸蒸日上,巩固脱贫成效基础正扎实推进。
  
  过往的故事或是断圭碎璧,又或是只言片语,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龙马新村这一片希望的原野上奔跑,心中有志向,脚下才会有力量。
  
  我希望为群众多办一些小事、实事、好事,践行一位青年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曦 整理

上一篇:【我的扶贫故事】罗尚维:以青春之名,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

下一篇:【我的脱贫故事】何仕彪:搬进新房子 过上新生活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