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贵州,是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90后”对话“90后”》主题报道,通过贵州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青年和90岁以上的老人的对话,追忆长征故事,传承长征精神,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我叫王正明,今年92岁了。年轻时我志愿参军,为人民服务,不怕牺牲流血。”
“我叫刘梦,是开阳县楠木渡镇谷阳村党总支副书记,也是胜利村红色文化的义务讲解员。”
…………
凛冬,乌江边,茶山关旁,一场一老一少的对话在寒风中悄然展开。
一位是年逾九旬、来自开阳县龙水乡花山村的老兵,一位是生于1999年、热心家乡文化建设的义务讲解员,他们相约在胜利村,共话那段胜利篇章。
不同的年代,同样的热忱,两位特别的“90后”因茶山关的红色文化而结缘。
茶山关,贵阳市开阳县楠木渡镇胜利村关上组的古渡口,地势险峻,悬崖如削,江面狭窄,水流湍急。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川蜀通往云贵的必经之道,也被兵家视为“险渡”。正是这个险要之地,见证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英勇与智慧。
“抢渡茶山关,我们这里的人都晓得这个事。”王正明老人感慨万分,“以前红军就是在这儿,大冬天的抢渡乌江。”
刘梦也感同身受,“现在12月,我们穿着棉衣站在院坝里都冻得难受,红军渡江的时候天更冷,江水那么刺骨,真的很佩服红军这种不畏艰难的精神。”
时间回溯到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瓮安县猴场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决定指出:“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随后,红军兵分三路,抢渡天险乌江,向遵义挺进。其中,左路为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红三军团从茶山关渡江。
红军抵达前半月,黔军已在此布下重兵,修筑碉堡,架起枪炮,并将渡船沉入水底,企图凭险固守。
红军的先头部队在1月3日深夜,悄然占领了茶山关哨所,控制了南岸。王正明老人说,“当年红军来村里睡在屋檐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群众很信任红军,就给红军帮忙搭桥,有些拿家里的门板,有些帮红军编竹筏,还给红军吃挂面、鸡蛋……我们的‘马场面条’就是因为招待红军出名的。”
1月4日至6日,红三军团主力部队在茶山关古渡口强渡乌江,其余部队也分别从桃子台、大塘口、楠木渡等几个渡口渡过乌江。
经过三天三夜,红三军团全部渡过乌江,控制了乌江北岸的镇南关、尚嵇等地,协助红一军团及中央纵队进占遵义,为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战斗中,13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他们的遗体被安葬在乌江岸边的关牛洞、青杠湾的杉树林区鹞子岩等地。如今,这些无名红军烈士的遗骸已被迁入茶山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葬,常有后人在此缅怀先烈。
“2019年、2021年,我们先后将葬于乌江岸边的无名红军烈士遗骸迁入到茶山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葬。”刘梦向王正明老人介绍着茶山关的新变化。
“好好好,做得很好,我就是希望这段故事能传承下去,让大家都晓得。”王正明赞许地说。
一碗面,一块门板、一叶竹筏……都是军民鱼水情的真情写照。
近90年过去了,红军长征的故事在茶山关传唱不衰。红军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已经深深烙印在人民的心中,成为永恒的丰碑。茶山关乌江抢渡遗址,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抢渡乌江天险、抵达胜利彼岸的战斗要地,更是贵阳市唯一列入省级文保单位的红军文化遗存。
“爷爷,我现在正系统地学习家乡的红色文化,深入挖掘红色元素,以便更好地讲述家乡的红色故事。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拍摄和剪辑短视频的技能,通过社交平台,向更多人展示茶山关的红色文化。”刘梦向王正明老人吐露心声。
如今,胜利村因红色史实清晰、文化遗存完整丰富,入选了贵州省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这里的“马场面条”远近闻名盛名,目前,全村有面条加工厂16家,年产值达3800多万元。
在这里,红色文化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勇往直前。
统筹 曹曦
策划 成嘉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玲徐全莉
包装/海报 徐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