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烟火缭绕”到“鲜花寄情”|贵州清明祭扫开启绿色文明新篇章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5日

又是一年清明时,梨花风起寄哀思。在贵州,这个多山且生态环境优美的省份,清明节的祭扫传统正经历着一场悄然的变革。以往,每至清明,山间墓地烟火缭绕,烧纸钱、放鞭炮成为人们寄托哀思的主要方式。然而,如今新的风尚正在兴起,绿色祭扫成为越来越多贵州人的选择。


家住贵阳市的李华(化名)一家这几年的祭扫方式与以往就大不相同。以前,他们会带着大量纸钱、香烛前往墓地,在墓前燃起一堆火,将纸钱一张张投入火中,鞭炮声也随之响起。但近年来,鲜花成为了大家的选择。


微信图片_20250404142319.jpg

“以前觉得烧纸钱是传统,是对先人的尊重。但这几年看到新闻里说山林火灾很多是祭扫用火引发的,而且烧纸钱对环境也不好。”李华说,“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观念也得跟上。用鲜花祭扫,既环保又能表达心意,我觉得挺好。”


李华一家的转变并非个例。在六盘水市的仙鹤山公墓,工作人员介绍,今年选择鲜花祭扫的市民明显增多。公墓入口处,售卖鲜花的摊位前顾客络绎不绝,而以往常见的纸钱、香烛等祭祀用品摊位则少了许多。


微信图片_20250404142347.jpg

“这几年我们大力倡导绿色祭扫,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效果愈加明显了。”六盘水市仙鹤山公墓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引导市民文明祭扫,公墓不仅在入口处设置了大幅的文明祭扫宣传海报,还在园区内安排了志愿者,对前来祭扫的市民进行劝导。


在黔西南州,当地政府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提倡用网络祭扫、植树祭扫等方式缅怀先人。一些社区还组织了“家庭追思会”活动,鼓励家庭成员聚在一起,通过讲述先人的故事、回忆共同的经历来寄托哀思。


“这种方式让家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而且也符合现在环保的理念。”参与过家庭追思会的张女士表示。


微信图片_20250404142440.jpg

据了解,贵州省民政厅等相关部门近年来持续推动文明祭扫工作,将其作为移风易俗、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通过宣传引导、完善基础设施等手段,逐步改变民众的祭扫习惯。一方面,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短视频、图文等,向民众普及绿色祭扫的好处;另一方面,在各地公墓增设鲜花售卖点、植树区域等,为市民提供更多绿色祭扫的选择。


从“烟火”到“花香”,贵州在清明节祭扫方式的文明转型,不仅守护了绿水青山,也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贵州人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绿色发展理念,让清明祭扫更加文明、环保、安全。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韩国高级官员就6月3日举行总统选举达成初步共识

下一篇:从“入土为安”到“化土为绿”|贵州举行群众性殡葬文明实践活动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