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族特色村寨系统性保护正当其时|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7日

17445821922526.jpg

习近平总书记3月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对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对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红色旧址,要加强系统性保护。这为贵州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指明了新方向、赋予了新使命。


贵州是民族资源大省,生活着18个世居民族,散落着12000多个民族村寨‌。自“十二五”国家实施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以来,我省已拥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12个、“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328个,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按照《贵州省“十四五”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明确的“重点打造一批、扶持建设一批、规划保护一批”的要求,“十四五”以来,我省扎实推进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有力助推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春日里的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以其古朴与时尚的民族文化吸引着游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涛 摄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民族特色村寨加强系统性保护的要求,正当其时。


民族特色村寨是贵州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鲜活载体。对民族特色村寨加强系统性保护,要突破碎片化视角,既保护特色民居,又保护农耕文化遗产,让优秀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对民族特色村寨加强系统性保护,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让民族特色村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系统性保护的目的,不是将民族特色村寨封存为文化标本,而是通过保护进一步激活其内生创造力,让民族特色村寨更好地存续下去。贵州民族特色村寨数量众多,并且兼具民族文化和生态等多重资源禀赋。以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瑶山古寨等民族特色村寨为例,可以预见,通过系统性保护,将有力延续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动能,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总书记来过之后:花茂村的农文旅融合生长蝶变

下一篇:中医减重的4大知识点 让你的赘肉“退!退!退!”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