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大年初一,贵阳青云市集年味正浓。一位外国姑娘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她一边四处打量,一边用中文向路人热情地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她叫哈蒂嘉,来自巴基斯坦,刚完成贵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博士后研究工作。在中国生活6年,这是她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前一晚,她和同事、学生一起包饺子、交换礼物、吃年夜饭。听说青云市集有迎新春活动,第二天一大早,哈蒂嘉就赶来了。
贵州大学巴基斯坦籍博士后哈蒂嘉在贵阳青云市集祈福(图/赖盈盈)
2024年12月28日至2025年2月12日,青云路步行街举办2025“蛇来运转·好巳发生”新春游园会和“小黄鸭”主题年货节。新春互动、新春盛会、新春游园等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购置年货时,尽情感受节日氛围。
咖啡厅门外,哈蒂嘉在红色福带上写下心愿,祈愿来年“所愿皆所得”;小吃集市里,她品尝并购买了洋芋片等贵州特色小吃;非遗商品店内,她精心挑选带有贵州苗绣图案的红包和笔记本……
贵州大学巴基斯坦籍博士后哈蒂嘉在贵阳青云市集购买鲤鱼灯(图/赖盈盈)
“这里太有趣了!既能深度体验中国春节文化,又能买到很多和贵州民族文化相关的纪念品。”哈蒂嘉说,每年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大使馆和华人社区都会举办春节庆祝活动。虽然规模不大,但大家穿巴基斯坦服饰、表演特色节目、品尝美食,春节成了两国文化交流的平台。
巴基斯坦不过春节,但每年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的古尔邦节,是当地最盛大的节日。“古尔邦节和中国春节很相似,家人们聚在一起共享晚餐、交换礼物,共度难忘时光。”哈蒂嘉介绍。
贵州大学巴基斯坦籍博士后哈蒂嘉在贵州非遗商品店内购买新年礼物(图/赖盈盈)
如今,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扩大和出入境政策优化,春节期间来华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在青云市集,除哈蒂嘉外,还有不少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
“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第一年,意义非凡。”哈蒂嘉打算明年邀请巴基斯坦的朋友家人来中国过年,感受中国传统佳节的浓厚文化氛围。明年,哈蒂嘉将在贵州大学开启第二个博士后研究工作,贵州已然成为她的“第二故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