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
在贵州大地,气象万千的屯堡文化,历经600多年的岁月流转,依旧光彩照人。600多年来,屯堡文化在贵州扎根、生长和演化,形成了兼具特殊性和唯一性的文化现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传承守望的家国情怀,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挖掘屯堡文化内涵,展示屯堡文化的特征、影响和时代价值,贵州日报报刊社聚焦“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推出“家国六百年·屯堡印记”大型主题报道,和读者一起走进历史深处,领略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
青瓦石墙间,循着大碗茶和松糕粑的香气,在锣鼓伴奏下的地戏声中,探秘那些延续自明朝的屯堡习俗,经过600多年的传承和演变,这些习俗不仅成为一种生活里的艺术,更是一条应节令而生的“文化链”,贯穿于屯堡人四季坐卧起居和人情往来之中。
一曲咏唱不尽的家国情
“奉军令‘调北征南’,五尺道山崖两开;离乡背井豪情壮,忠君爱国守边关……”安顺平坝天龙屯堡新演武堂内,一场名为《调北征南》的屯堡地戏正缓缓上演。
台上,4名到6名地戏表演者头戴雕刻精美的木制面具,身穿长衫、腰系战裙、背插靠旗、手持刀枪,操着一口弋阳老腔,伴着锣鼓声,用生动的唱腔和力道十足的步伐再现古战场的金戈铁马,现场观众仿佛置身大明王朝,表演者们每一次“交锋”都让人屏息凝神。
安顺普定县地戏爱好者在老民居旁表演地戏。乔啟明 摄(贵州图片库 发)
以天为幕,以地为台,一锣一鼓,木凳几张,朴素的地戏舞台上,唱尽英勇忠义情。早在1986年,古朴刚健的屯堡地戏就已远渡欧洲,在法国巴黎文化艺术节上唱响。而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千里走单骑》里,地戏同样以“面具戏”的形式登场,展现出一种“硬汉派”的艺术。
在天龙屯堡,有着近40年地戏表演经验的演武堂馆长陈春伍告诉记者,安顺地戏所演的近30部大戏上至商周,下至明初,皆为金戈铁马、沙场点兵的征战故事和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故事,尤以杨家将、岳家将、三国演义等唱本最受观众喜爱。
作为屯堡人精神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地戏的表演内容带有雄壮的军旅气质。屯堡人相信地戏带有英雄的正气,可以驱逐邪祟,同时地戏也为他们提供了团聚与娱乐的空间。
陈春伍和地戏队的合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义鹏 摄
“屯堡村寨几乎村村都有地戏队,这是我们乡民生活与节日礼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陈春伍说,每个地戏队跳一个唱本称为跳一堂戏,有的唱本多个戏队都在跳,这就形成了安顺市一带300多个地戏队同唱一堂戏的壮观场面。
贵州省屯堡研究会副会长、安顺学院教授张定贵认为,地戏是屯堡人特有的一种仪式性戏剧,虽难以说清其产生时间,但是搬演中国历史中的战争场景,有着不言自明的“隐喻”,这是屯堡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忆和对祖先军人身份的记忆。
只演英勇征战生活,不演家庭亲情故事;只演忠孝节义,不演儿女情长;只演帝王将相,不演神怪反叛。地戏唱词注重“许胜不许败”,旨在让屯堡子弟世代习武,内里也藏着屯堡人600多年移民迁徙、落地生根后,又坚守自我的文化融合。
安顺屯堡村落村民夜晚跳花灯。安顺西秀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白天跳地戏,晚上玩花灯。”当夜幕来临,屯堡的花灯戏点亮了整个村庄的欢乐气氛。作为一种时令性娱乐活动,在屯堡人的一年之中,农历七月玩花灯称为“米花灯”,正月则称为“迎春灯”。地戏是彰显家国天下的“大段书”,称之“武戏”,而花灯表演的则是才子佳人或以娱乐为主的自编小戏,称之“文戏”。
在屯堡人中,还曾流传有“地戏是屯军带来的,花灯是老百姓带来的”的说法。白天与黑夜,地戏的刚与花灯的柔形成了鲜明对比,两者也共同构成了屯堡戏剧文化的两端:一个承载历史,一个寄托欢乐。
一座屯堡村寨的集体记忆
把时间的坐标指向每年春节,这是屯堡人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段,家家户户的门头都会贴春联、挂灯笼,既保留着汉族的传统节日习惯,又有江淮文化的影子,在日复一日的时光流转中,还融入了贵州本地的民族特色。
尤其在新春正月,许多屯堡村寨都会举行屯堡“抬亭子”(有的“抬汪公”、有的“抬玉皇”、有的“抬关公”等)传统民俗活动。作为屯堡地区特有的一项重要传统活动,“抬汪公”是屯堡人的一大盛事,人们在活动中祭拜恩祖、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安顺吉昌屯村民参加“抬汪公”传统民俗活动。卢维 摄(贵州图片库 发)
鲍家屯村村民鲍灵琼参加了多次“抬汪公”活动。据他说,这是为纪念保境安民的越国公汪华诞辰而举行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明代徽州,随着明代屯军戍边移入安顺,2014年该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屯堡人‘抬汪公’,首先要将汪公塑像请出汪公庙,将汪公迎进八抬大轿,从穿起古装的人群中选出声望最高的八人抬轿,其余人扮成仪仗队,鸣锣开道,出巡游寨。”在鲍灵琼的回忆里,每当汪公走到一户人家门前,人们就要齐喊“高升”,停轿接受礼迎……
若你打开一本明嘉靖年间《徽州府志》会发现,这与当时所载民众攒动,热闹非凡的盛况别无二致。
汉服爱好者在兴义鲁屯古镇参加汉服巡游。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朝富 摄
巡游仪式不仅是一种民俗活动,更是一场文化盛宴。在庄严嘹亮的歌声中,前有龙凤彩旗导引的仪仗队,后有彩船、舞狮、腰鼓、秧歌、花灯等队伍,充满了浓郁的屯堡民俗风情。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一家接一家路过,全程不过数百米,却要走上大半天,可见礼仪之隆重,规模之宏大。
“巡游结束后,村民们还会聚集在祠堂或村广场,进行传统的舞龙、舞狮等表演,氛围十分闹热。”鲍灵琼说,“抬汪公”是屯堡人最热闹的年俗之一,目前主要在安顺吉昌屯、狗场屯、鲍家屯等屯堡村寨举行。“通过这个活动,村民们把传承下来的英雄精神融入当下生活,形成了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纽带。”
相比地戏,“抬汪公”有着更清晰的地域指向——它起源自皖南,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强大的民意基础。近些年,在汪公的发源地徽州,每年都会派代表到贵州安顺吉昌屯来学习“抬汪公”民俗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流程。
吉昌屯里的汪公殿。杨爽 摄
在《续修安顺府志辑稿》中记载了汪公庙的修建历史,经历了建造、损毁、重建的过程,时间跨度从明朝屯堡建立至清朝光绪年间,大大强化了地方文化与群体认同。除了一年一度的仪式节日外,平时屯堡人也会每月定期到汪公庙来祭祀汪公。
这些具有独特地区礼俗和文化生活的系统性特征,让屯堡人在自己的场域内生活得丰富多彩,并享受着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或许,对于至今生于斯、长于斯的屯堡乡民而言,屯堡民俗不仅仅是与生俱来的生活场景,也不仅仅是家谱与传说中的遥远记忆,更是一种日常的、具体的生活。
色泽诱人的屯堡美食。
一场穿越时空的舌尖之旅
除“跳地戏”“抬汪公”等民俗活动外,屯堡人还过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玉皇会、观音会、清明节、端午节、关帝磨刀会、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多数与农事季节紧密相关。
农耕文明的发展,在历史绵延中决定着食物的种类和变化,亦象征着土地的馈赠和勤劳的智慧。在屯堡地区,悠悠600多年来,屯堡人把对美好生活的念想、体悟等诸般感受纳入筵席之中,逐渐形成了既有江淮屯军特色,又有贵州山间坝子野趣的独特饮食。
贯穿日常生活的屯堡家常菜。
贵州有民谚:“贵阳的穿着,安顺的吃喝”。其中,“安顺的吃喝”指的就是屯堡美食。随着岁月变迁,屯堡美食更以自身饮食特色,逐渐影响了省内其他地区的烹饪方式,成为贵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屯堡菜的特点是味兼南北,并具有自己的风格。它的基础是淮扬菜,但也吸收了川、湘、滇等地区的烹饪方法,以及贵州少数民族菜式的影响。”贵州省作协会员、安顺市作协副主席陈文杰说,经过时光雕琢,屯堡菜已成为黔菜中的典型代表。
陈文杰认为,屯堡菜有成席成宴的酒席菜,有小锅小灶的家常菜,也有风味独特的一锅香和种类繁多的小吃。“屯堡家常菜朴实无华的气息,绵延着让人久食不厌的乡愁。”
行走在安顺旧州古镇的屯堡人。
徜徉于古意氤氲的石板街巷中,对于屯堡人来说,乡愁除了发端于味蕾之上,还缭绕在老家乡场上的烟火气里。
旧时“西南官道”,即今天的贵昆铁路、贵黄公路、滇黔公路等交通要道的两侧,虽水小山重,但因地处黔中陆路交通要冲,素来是客货流转的重要集散地,这也是大部分屯堡人家聚居的所在地。
区位优势,使得居住在这些地方的屯堡人家有了经商传统,各种生活用品以小商小贩的“转转场”形式在乡场上调剂缺余。正是这种细水长流的“转转场”,催生了大批“前店后厂”的能工巧匠。
“按照过去的习惯,人们习惯以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排序,按照‘子日’—鼠场、‘丑日’—牛场等顺序,首尾循环来安排‘场期’,保证间歇不断,逐渐形成了屯堡地区‘转转场’的习惯安排。”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副会长吕燕平说。
安顺乡村赶乡场的热闹图景。
由于“转转场”有着固定的时间规律,这些集市甚至成为当地人的一个“时间坐标”,目前还有极少数村寨保留着以十二甲子为顺序的“转转场”习俗。
在屯堡人的时间谱系里,形式多样的习俗并非平面化、单向度的年月日,它内涵丰富,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上承祖先成法,下启后代子孙,横结宗族亲人与邻里乡民,在纵横交错、鲜活动态的丰富世界中彰显传统伦理,展现出屯堡人鲜活动态的生活样貌和时间图景。
>>>>>>>>>>>
阅读链接
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记之习俗记|安顺地戏:薪火相传六百年 唱不尽的家国情
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记之习俗记|张定贵:屯堡习俗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符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总策划/邓国超 张焱
执行/李坤 黄蔚
文/陈江南
视频/周梓颜 陈祖嘉 刘义鹏 周尧
手绘/齐青杨 实习生 高园樱子
海报设计/赵怡 王子琪
部分素材来源/贵州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