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楼|90载春华秋实 奋楫扬帆再出发
来源:贵州日报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3日

【写在前面】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此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25年1月15日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为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兵分几路走进一栋楼、一个馆穿越时空触摸历史的脉搏,看一棵树、一份手稿背后承载的信仰传承,感受一条“红飘带”带来的视觉震撼,了解一盏马灯如何在寒夜里照亮长征前进的道路,倾听“红色根脉”守护者和“小小红色宣讲员”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感人故事,进一步展示在贵州这片红色热土上薪火相传、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是一栋灰白相间、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二层小楼。


这座楼见证了一段伟大的历史,见证了一种伟大精神的诞生,见证了90载春华秋实的发展变迁。


微信图片_20250105223553.png

遵义会议会址。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一栋楼,一段光辉历史


这里是遵义会议会址,它见证了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伟大抉择的诞生。


此处原是黔军军阀柏辉章的公馆,红军攻占遵义后,柏辉章弃家逃跑。当年,这里是遵义城里唯一一座有围墙的房子,所以被红军改为了作战指挥部。


微信图片_20250105223556.png

夜晚的遵义会议会址依然灯火通明。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建筑,临街有八间铺面房,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同志1964年亲笔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


走进这栋历经岁月的小楼,一楼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办公室里复原着当年红军在这指挥作战的场景,墙上的作战图已经泛黄,“旁边这个房间有两张床,是因为两位战士轮班要24小时值班,发电报、接战况,可见当年局势紧张。”遵义会议会址解说员夏春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述着这栋小楼里当年发生的一切。


微信图片_20250105223602.png

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办公室。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1934年底,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境内。1935年初,强渡乌江后,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黔军军阀柏辉章的公馆召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即后来闻名中外的遵义会议。


一栋楼,一次伟大转折


遵义会议会址二楼,当年被临时布置成会议室的东厢房如今还保持着当年的模样:27平方米的房间正中一张柏香木长桌,周围18张木边藤心靠背椅,门口2张木边藤心靠背椅,桌下一个放炭火的盆,屋顶正中吊着一盏煤油灯,左墙上的挂钟。


IMG_7189 2.JPG

遵义会议会址二楼改为会议室的东厢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望着挂钟,仿佛听见时间的声音,让人会想起那三个让人激动、紧张的日夜。


“2001年,我到遵义会议会址工作,虽然是遵义本地人,但我参加工作那天,是我第一次跨入这栋小楼。”遵义会议会址服务部主任徐恒回想当时,记忆犹新,“走进这栋小楼,我感觉就像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紧张、伟大的时间里。”


那几日,二楼会议现场,紧张激烈。经过三天的紧张会议,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


image.png

遵义会议会址服务部主任徐恒站在遵义会址前。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华 摄。


遵义会议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从此,中国共产党就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不断由历史走向未来,由胜利走向胜利。


DSC08133.JPG

遵义伟大转折剧场里,正在上演的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项目《伟大转折》。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是鼓舞无数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的遵义会议精神。


在工作中,徐恒逐渐了解遵义会议精神的含义,“我在工作中逐渐去了解党、认知党,并且去主动靠近党。”徐恒说,他在这里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成为了一名党员。


一栋楼,一种精神指引


近年来,遵义坚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遵义人牢记嘱托,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让红色文化开花结果,成为推动遵义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如今,这里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阵地,每年前来参观的游客达400多万人次。


DSC06043.JPG

正在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的游客。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据统计,1970年以来,遵义会议会址接待中外游客已逾一亿人次。


即使是工作日,遵义会议会址里人来人往,每一个游客在这里仔细观看着每一段历史介绍、每一件革命文物。


遵义是长征时期红军活动时间最久的地方,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DSC05827.JPG

遵义会议纪念馆内展出的文物。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近年来,遵义市围绕“一核两带七园多点”,大力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和教育培训‘六大工程体系’建设,高质量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目前,遵义市已完成遵义会议会址周边环境整治及展陈提升、四渡赤水集中展示带、长征文物保护修缮工程、“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工程等135个项目,12个红色旅游景区被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大型情景剧《伟大转折》《娄山关大捷》常态化演出,革命老区群众自发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基本形成了长征精神展示、红色文旅融合、名城风貌呈现“三大板块为一体”的建设保护格局。


DSC08305.JPG

常态化演出的大型情景剧《伟大转折》。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据统计,2023年,遵义全市接待红色旅游游客2299.26万人次,同比增长54.9%;红色旅游收入189.29亿元,同比增长66.33%。


在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中心的3.4平方公里范围内,获得全国性表彰的先进单位超过20个。90载光阴似箭,遵义会议精神从这一栋小楼中迸发,真理的光芒指引一代又一代人向前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遵义篇章!



上一篇:一棵树|青山藏不住,红绿正芳华

下一篇:连续十年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数量破1200万辆

视频点播更多>